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世纪前,欧美国家便开始利用股权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的手段。股权激励的本质就是通过对管理层授予股票,让管理者成为有权利索取公司剩余价值的所有者,以此来激发管理层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管理层因为道德风险而产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最大化公司的长期价值。随着股权激励计划近年来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广泛应用,其方案的设计是否会改变管理层制定的财务政策,从而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也在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研究讨论。在具体实践当中,股权激励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公司业绩,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设置太高时往往起不到激励作用;行权门槛太低时,股权激励计划则会被认为是在变相为管理层发放福利;行权较为集中时,很可能导致公司业绩的亏损;股权激励有效期过短时,管理者很可能为了满足行权业绩条件而产生财务短视行为,增加公司经营风险,损害股东利益等。2013年我国披露的158套股权激励方案中已经有22套方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宣告终止。可见,股权激励方案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并不能保证股权激励方案实现预期的效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股权激励方案的披露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然后梳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以2013年索菲亚的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股权激励方案的披露会对公司的财务政策产生何种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绩效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将管理者采取的财务政策分为长视化政策和短视化政策,将公司的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索菲亚2013年的股权激励方案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绩效,但是管理者还是采取了一些短视化的财务政策,这说明索菲亚的股权激励方案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从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层面来提升股权激励方案的合理性,使得股权激励能真正成为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公司治理举措,并为以后有通过股权激励方案提升绩效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