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钟同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集成了无线通信、信息处理等新兴技术的分布式传感网络,灵活、可靠的特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卫生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得广泛应用与认可的同时,其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时钟同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时钟同步是传感器网络节点协同完成复杂的监测、感知和数据融合任务的基础。然而,作为一种常见的分布式系统,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在时间上很难达成一致。与此同时,传感器网络容易受到各种恶意的网络攻击,网络攻击的存在给实现精确的时钟同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对网络攻击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改善传统一致性时钟同步算法中由于误差累积导致的时钟偏移误差过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值一致性时钟同步方案。通过将时钟偏移补偿与相对斜率估计分离,首次提出了相对偏移估计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软件时钟偏移补偿算法,从而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有界传输时延下更加精确的时钟同步。传统的一致性时钟同步方案能够抵御拒绝服务攻击的影响,却无法抵抗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为此,设计了一种攻击检测机制,能够精确地检测出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异常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攻击检测的结果,分别在受到攻击和未受攻击两种情况下设计最大值一致性的同步算法。相关的证明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攻击检测机制的最大值一致性同步算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针对拒绝服务攻击下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滤波器和攻击检测的安全时钟同步算法。在受到拒绝服务攻击时,利用已有的时钟信息对邻居节点的软件时钟进行预测,并用该预测值对自身的软件时钟读数进行补偿;当没有受到拒绝服务攻击时,基于滤波器方法设计时钟同步算法。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算法在网络攻击下实现传感器网络时钟同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结合新发布中药注册法规的要求和当前双碳双减、中药集采及中药标准化等新形势,就中药提取相关的研究内容、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深入中药提取的研究和加快优质中药、节能减排的推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人检测是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判断图像或者视频中是否存在行人并给予精准定位的技术。该技术可与行人跟踪及行人重识别相结合,对区域内的行人进行检测、识别、跟踪,广泛用于人工智能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因为行人外观易受尺度、遮挡、姿态等影响而造成检测精度大大降低,所以如何提升复杂环境条件下行人检测精度的同时满足检测速度的要求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热门课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方法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患有各种疾病和肢体运动障碍的中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肢体运动功能对于完成人们一天的活动非常重要。为了完成各项精细且高难度的日常工作,人的手指频繁接触各类工具,所以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为了恢复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除了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对辅助手指运动功能的恢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303201)的资助下,提出了一款基于绳索
学位
【目的】探讨大黄凉血汤在晚期肺癌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肺癌咯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含铂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大黄凉血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骨胶素(CY211)、糖类抗原125(CA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但脆性大、抗拉强度低等特性使其在服役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基于微生物矿化沉积理论的裂缝自修复技术因具有环境友好性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为了消除菌粉直接添加时微生物难以长时间存活的弊端,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包含诸多优势的核壳结构固载方式,然而目前对该种固载方式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核壳载体自身性能及对比核壳载体使用前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
资源约束最短路问题是最短路问题的一个重要推广,在通信网络建设、航班机组管理等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资源可补给的约束最短路问题又是资源约束最短路问题的一个推广,但是已有文献资料中只考虑过一类资源约束并且可补给的问题。由于资源限制和补给的原因,问题的可行解或最优解有可能不是一条路径(点和边都不重)而是一条途径(点和边都可能重复)。本文着重研究了具有两类资源约束并且可补给的最短途径问题,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通信系统一直保持着对中低精度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需求,以此传输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在常用的模数转换器中,逐次逼近型(SAR)ADC因为结构简单并且高度数字化,不包含复杂的模拟电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并且,随着工艺尺寸的缩减,SAR ADC的功耗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表现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本文面向通信系统的需求,采用先每步1位(1bit/cycle)后每步2位(2bit/cycle)的ADC
云机器人技术是将云计算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即将机器人端密集型计算任务卸载至云端,利用云端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存储资源,来降低机器人本体的计算和存储压力。因此,在云机器人系统中,终端设备通过调用云端相关计算与存储服务,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移动机器人SLAM、导航与避障是移动机器人领域典型的密集型计算任务。传统SLAM技术局限于感知环境空间的几何结构信息,无法在语义层次对环境内容进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