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群体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制约小麦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我国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与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小麦的节水高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小麦产量的形成源于小麦对光能的截获和同化以及光合产物在体内的运输和分配,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一直是农业研究中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为此,本研究于2008-2011年在黄淮海平原的典型代表点—禹城综合试验站设置了水分胁迫历期、水分胁迫程度和灌溉模式试验,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规律以及影响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协同提高的制约因素,阐明了土壤水分对群体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分配的生理调节机制。该研究可为利用小麦生理生态指标构建高产群体,水资源紧缺地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进行了水分胁迫历期与水分胁迫程度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作用、冠层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小麦生育期间,0-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返青至开花期保持在55±5%,开花至成熟期保持在70±5%;同时结合高密度的种植方式,可在高效节水的前提下实现相对较高的产量。同时也得出,中度水分胁迫下采取高密度种植方式也能在节水的同时获得一定产量。   (2)围绕着小麦产量形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群体结构、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明确了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产量形成机制与高产群体结构的指标特征。得出小麦高产的群体质量指标为:成穗数为682.5×104·hm-2,成穗率50%左右,穗粒数为37粒左右,穗粒重41g以上,叶面积指数3.4~4左右,灌浆期群体光截获率达到92%左右。   (3)进行了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群体光合作用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灌溉模式对群体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得出灌溉次数与群体光合速率呈抛物线型关系,较多的灌溉次数下群体光合速率的提高归因于LAI增大和群体光截获的增加。较多的灌溉次数必须与较高的光强配合,弱光下水分对光合机构的正向效应因受光限制难以发挥。提出春季灌拔节和孕穗2水(每次灌水60mm)的群体光合能力最强,产量最高。   (4)通过测定分析小麦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叶面积指数、光辐射传输截获与冠层光合及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作物群体内的光补偿点位置与灌溉模式、群体光合能力及产量的关系,得出冠层内光补偿点位深度为47~50cm的群体具有较高的产量特征。提出作物群体内的光补偿点位置可作为评价小麦群体质量的一个综合诊断指标。   (5)分析了冠顶器官蒸腾减弱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得出了干物质积累、转运主要受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与冠顶器官的蒸腾作用没有明显联系。冠顶器官蒸腾受抑制的情况下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其源库关系的改变。   (6)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冠顶器官光合对产量的贡献。得出春灌拔节和孕穗2水,冠顶器官光合生产能力最强,可获得较高产量。同时也指出穗光合的主要时期在灌浆前期,灌浆中后期穗光合对产量的绝对贡献不大;灌浆中后期各器官光合对产量的贡献以茎鞘>旗叶>倒二叶或倒三叶。
其他文献
下一代无线网络的特点是多种异构网并存、实时多媒体服务大量涌现,这对切换机制提出了下层协议透明和传输延时短的要求。SIP满足这两点要求,基于SIP的切换是这篇论文的研究对
【马到成功】骏马奋蹄驰千里,勇往直前不畏艰。“马到成功”在写实马的基础上突出马的动态,全身充满力量,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奔马奋起四蹄穿行于飞溅的浪花之中,预示来年
腺病毒载体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载体。条件复制型腺病毒(conditional replication adenovirus,CRAD)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CAR受体(coxsackie adenovirus receptor)进入细胞内部
在小鼠中ladybirdhomoboxhomolog1(lbx1)被认为对于轴下肌肉前体细胞的迁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斑马鱼中,已发现并报道有lbx1a、lbx1b和lbx2三个基因与哺乳类的lbx1具有较高序列
一、基本生产情全省现有饲料生产企业390家,共持有490个证、其中浓配料230家、预混料123家,添加剂57家,混添48家,单一饲料32家2019年全省饲料加工企业总产量1033.77万吨,同比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半纤维素是重要的植物细胞壁组分,其结构复杂、而合成途径尚未明确。不同植物的半纤维素性状,包括成分和结构均不同。在单子叶植物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是木聚糖和β-1,3-1,4-葡聚糖
为检验食物丰度、去除第一胎高原鼠兔后种群社群密度的改变能否引起高原鼠兔生活史特征发生变异,探讨在自然灾害可能导致高原鼠兔第一胎繁殖失败时,高原鼠兔是否能通过改变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