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隐藏着灿烂千阳的土地——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灿烂千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塞尼是阿富汗裔美籍新人作家,他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出版于2007年,讲述的是两个阿富汗妇女的故事,深受读者欢迎。胡塞尼用他的小说向全世界开启了一扇“文学之窗”,让人们了解到一个更为真实的阿富汗。小说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正好是阿富汗时局异常混乱的20世纪后半叶。动乱摧毁了老百姓和平的生活。私生女的身份和动荡不安的社会酿造了玛丽雅姆的悲剧,她最终被处以死刑。幸运的是,另一位主人公莱拉在遭受亲人去世,爱人离开,并饱受丈夫和塔利班的虐待后幸存了下来,最终回到阿富汗加入国家重建的队伍中。玛丽雅姆和莱拉的遭遇就是阿富汗广大群众的真实写照,他们中有的在战乱中死去,有的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作为女性,她们的遭遇让人们了解到阿富汗妇女的独特经历。  聂珍钊教授以伦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指出它主要是从伦理的立场来解读文学作品。他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因此,文学的任务就是描写伦理秩序的变化及其变化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和导致的结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经验和启示。  小说《灿烂千阳》隐含了胡塞尼的许多伦理观点。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伦理身份的变化。接着作者讨论了阿富汗社会的一些伦理混乱现象,这种混乱打破了人们的宁静生活,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本文最后总结了胡塞尼对重建阿富汗伦理秩序的一些建议。  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胡塞尼对阿富汗伦理混乱局面的严厉批评,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为重建阿富汗伦理秩序所做的努力。在世界人民的帮助和阿富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胡塞尼对阿富汗的将来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其他文献
安翔北里10号院塔楼,占地面积1050m2,建筑面积19372m2,地下2层、地上21层,局部24层,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蝶”形设计,中心对称。rn 建筑物墙体分段多,外形较复杂,较难控制垂直度和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描写性译学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新型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应运而生。译者风格就是语料库翻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黛茜·密勒》是美
唐朝是古代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期,而其中送别诗在唐诗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唐代送别诗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唐朝的人文、自然和
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承载阅读任务所涉及到的课程,如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可以决定我们未来人生走向.因此阅读要有深
期刊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