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企业依靠内源资本的增长已经无法满足其战略发展需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开始逐步向外延式扩张转变。并购重组为企业提供了产业扩张的有效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能够获得生产经营资源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建设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但信息的不对称限制了企业资金融通的能力。2011年,由大康牧业与PE机构硅谷天堂首创的“上市公司+PE”模式一经推出,便成为资本市场上一大热点,该模式的合作数量与资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手工统计1,500余篇上市公司公告,搜集并整理了2012年至2018年1月31日期间,公告设立的573宗“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案例,总结出上市公司与PE机构共同进行并购投资的实务操作,归纳出该模式设立并购基金的组织架构、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可以利用PE机构的资本和信息优势,灵活设计交易方案,自主选择出资比例,并购更加符合上市公司战略目标的标的企业。本文筛选出并购基金完成标的并购的27宗案例,通过SA指数衡量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变化情况发现,“上市公司+PE”模式并购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本文选取通源石油与东证融成发起设立并购基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并购解决了企业融资支付问题,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并购标的注入企业后缓解效应加大,并且标的的提前锁定给企业带来了协同效应,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价值。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向上市公司、PE及政府提出建议,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后续监督,遏制炒作行为,防止内幕交易。上市公司与PE在合作中也应优化合作关系,开拓更多组织架构、融资结构和交易方案,寻找平衡点达成战略目标同步与利益的协调。同时政府应努力搭建并购基金的融资平台,鼓励如并购贷款等融资工具,逐步形成一个在多种参与者间运作并购业务的金融循环。由于学术界对“上市公司+PE”模式的研究正在兴起,本文通过市场数据搜集整理,对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丰富了“上市公司+PE”模式并购与融资约束理论和案例研究。但一方面由于该模式发展的时间较短,几乎没有上市公司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本文在对该模式长期融资约束效应分析时存在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融资约束衡量方法尚无统一定论,因此分析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有待继续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