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质疑、思辨来寻求公正、合理、创新成果的现代性思维模式,它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包容、自省和创新的健康人格,又能构建并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追求事实、情理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能力,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批判性思维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思维品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对批判性思维理论进行归纳与阐释,解释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构成与维度及理论的相关派别,并明确其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从“高中阶段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与人类思维的内在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优势”和“文言文选编具有适切性”四个方面证明批判性思维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具备可操作性。最后,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及课堂教学实录探索在高中文言文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从教师自身入手,语文教师具备专业素质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自身要成为批判性思维者、善于发现阅读材料与批判性思维的连接点并树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二从课堂教学活动入手,先从文言文“一体四面”中的“文言”“文学”与“文化”三个角度提出“质疑注释”“缓用注释”“以言悟文”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然后选取特级教师胡家曙执教的课例《过秦论》,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证明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他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希望为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