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被认为是解决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股权激励起源于美国,超过80%的上市公司将股权激励机制纳入公司治理中。2005年中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改革的推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为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的推行营造了更有利的制度环境,由此,国内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但与国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正向作用相比,国内公司在激励计划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存在负面效应。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大都认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而国内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衡量指标选取、样本选择、研究方法存在显著差别。本文采用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554家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共计1207个有效样本,构造多元回归模型,分别采用EPS、ROE、Tobin Q为公司绩效衡量指标,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现实影响,同时实证检验“区间效应”是否存在,并检验股权激励机制设计要素本身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为保证实证研究的科学、客观、专业,本文公司绩效、股权激励的衡量指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看,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国内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采取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公司占绝大多数;发行激励总数占总股本的比例集中于4%以下;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设计中行权期限集中于4-6年,综合等待期集中于6-8年。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开展确实对公司绩效有正向提高作用,而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区间效应”;股权激励行权期限(或称有效期)和综合等待期均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即期限设计越长,越不利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正向作用的发挥。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研究的详细综述,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第二章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理论概述及现状分析,介绍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内涵、要素、衡量指标,从理论角度阐述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指出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现存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借鉴国外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有益经验。第三章实证研究设计,介绍本文研究假设、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方法、变量选择及模型设计。第四章实证检验部分,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通过相关性检验排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研究假设,最后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五章研究结论总结及政策建议。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
其他文献
简要概述了析出铅中银的来源及银在铅电解过程中的行为,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高银阳极铅电解条件下控制析出铅含银的途径.
目的了解跟踪联动自我管理教育,对尘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跟踪联动模式实施
公司多元化经营伴生的内部资本市场和代理成本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决策的重要因素,转型经济的制度特征是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主要背景。基于中国市场化进程,将多元化经营与公
为了探讨再制造逆向物流对供应链成员企业以及系统整体的影响,利用控制理论对原产品生产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MR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建立随机再制造环境下的系统动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有近半数在新生期误诊为胎粪堵塞综合征或其它疾病。结果13例
以劳资互信和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为背景,以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为例,基于中国情境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28个省75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借助S
公平偏好行为成为渠道成员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公平偏好下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通过博弈实验方法研究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并做进一步的动态检验,分别设定控
目的超声检出胎儿肾盂扩张后,产前产后随访,为临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56例孕期18周-40周常规产检发现胎儿肾盂扩张,记录肾盂扩张前后径数据,进行产前及产后跟踪随访。轻度
选取2001年至2009年A股数据,从市场信息的角度,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信息不透明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探索会计稳健性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Logisti
目的分析、总结、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部撞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3例肩部撞击症患者为研究组,全部采用改良前肩峰成形术。另23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结果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