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移动通信中空时分组码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空时编码(STC,Space-Time Coding)技术是在无线通信中新兴的研究方向,它是一种基于多天线发送和接收(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的信道编码技术。它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为无线传输提供了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并且能够提供远高于传统单天线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因此,这种技术是实现未来带宽资源日益紧张的高速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目前提出的空时编码主要有分层空时编码(LSTC,Layered Space-TimeCoding)、空时网格编码(STTC,Space-Time Trellis Coding)和空时分组编码(STBC,Space-Time Block Coding)。其中,空时分组码在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编码和解码方法都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和很多技术结合使用,其中之一,就是和基于正交的多路子载波并行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结合。本论文就此热点课题展开研究,论文工作如下:1)本论文详细研究了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算法和性能,包括正交空时分组码和传统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它们的优点是编译码简单,且可实现全速率传输,但是传统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不能获得满分集增益。2)研究了基于星座旋转和矩阵旋转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不但获得了全速率和满分集,更好地提高系统性能,而且可以实现线性译码,使译码复杂度大大降低。3)由于通常研究的空时分组编码都是基于窄带无线通信系统,而实际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都是频率选择性衰落宽带无线信道,因此本文将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和OFDM技术相结合,避免了空时编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的平坦衰落信道的限制,消除由于多径时延引起的码间干扰,进一步减小多径衰落。并通过仿真,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表明了改进方案和结合方案的优势。
其他文献
码分多址(CDMA)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在CDMA系统中,由于多址干扰的存在,使系统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多用户检测(MUD)技术不但可以抗多址干扰,还可以抗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几乎在各个行业里都得到应用。伴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实时图像处理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它的数据量大,要求数据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式、集成化、多功能以及低成本方向的不断发展和追求,人们在系统的研发时间、设计成本以及系统集成度方面面临着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和更为
在X射线医学图像的数字图像处理中,由于输入图像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传输、存储、处理等操作,必然会受到系统噪声和成像设备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产生的图像成像模糊,分辨率低,一方
随着以太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如何将以太网帧映射进SDH网络进行传输是城域网发展的一个瓶颈。以太网业务在进入SDH主干网传输之前,需要进行封装以解决主干网恒定速率与以太网数
随着3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目前下一代网络也逐渐变得清晰而触手可及。IP多媒体子系统(IMS)所具有的分布式、与接入无关以及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实现融合、开
服务器的监控是整个网络监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服务器的监控可以更好的掌握目前的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判断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并为判断网络异常引发的原
高效视频编码(HEVC)是面向超高清视频应用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为了获得优于现有标准H.264/AVC一倍以上的编码效率,其编码复杂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因此,HEVC的快速编码
随着数据传输业务在现代通信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要求新一代通信系统支持多媒体业务、承载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及更高的系统容量。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理量场的测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能实现动态场测量,而且还要能实现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测量结果的三维直观显示。目前,真正能实现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