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然而对于我国而言,土地显得更为珍贵。中央领导和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土地保护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数量猛增。农民失去土地后,由于就业困难,同时补偿、社会保障不到位,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门”的“三无”人员,由此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统计,目前农民上访案件中70%是由于农民失去土地引起的。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失地农民问题无疑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围绕失地农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系统研究熟悉了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都只是粗略提及我国失地农民大致人数,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笔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我国失地农民人数进行了统计和计算,进一步证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其次,笔者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了分类,认为我国失地农民包括失去耕地的农民和失去建设用地的农民,二者在实际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最后,针对此问题,笔者分析了二者各自面临的问题。失去耕地农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到位;赔偿资金监管、分配不到位。失去建设用地的农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拆迁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一部明确法规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拆迁问题;安置补偿标准不统一;被拆迁房屋估价存在问题;农民搬到新房之后生活负担加重等。对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解决失去耕地农民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养老保险账户;规范征地补偿的分配及管理。解决失去建设用地农民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拆迁评估;统一补偿标准;做好城郊村镇建设规划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作为论文的开篇,简要说明了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我国农民失去土地的情况,并对失去耕地农民和失去宅基地农民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第三章,介绍我国当前失去耕地的农民和失去建设用地的农民各自面临的问题。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提出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自发端时的一种企业经营理念逐渐发展到企业行为,再到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至今已经被各国学者、企业经营者等社会各界热切关注。金融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
小说语篇的生成存在双重结构。现实世界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经过凝聚式或辐射式虚构成为小说世界的"典型事件";"典型事件"作为小说的本体结构在主体意向性主导下发展为"语言
【目的】研究杨树受溃疡病菌感染后转录因子的应答变化。【方法】提取诱导前后的毛白杨树皮mRNA,反转录生成cDNA,构建接种溃疡病菌72 h后的SSH-cDNA库,从库中获得ESTs,将ESTs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混交度不能区分单一树种在不同行间混交方式中的隔离程度问题,提出考虑k阶邻近林木的混交度(Mk)。【方法】依据地物的邻近关系对空间进行剖分,以单株木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法律语篇视为社会语境下实现社会过程的语言类型,在附生观的指导下,通过语篇格律系统和识别系统两个语篇语义学维度,分析作为社会过程的法
认为无效合同自始、确定、当然无效的传统理论过于绝对化,在实践中,有些被归于无效的合同,其瑕疵程度只是涉及到合同当事人及特定第三人的利益,属于司法自治的范畴。对于这类
《张子正蒙注》是王夫之最后一部全面阐述其哲学思想的理学著作,也是他一生哲学思考的总结和归宿。在此书中,王夫之通过他对《周易》的极深研几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与反思,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成长,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
【目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是衡量土壤氮素循环生化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短期氮沉降中不同氮素形态的沉降量对土壤中可培养固氮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