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极化压电梁的等几何分析算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汽车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敏感材料在传感器中起到信号转换作用,是决定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压电梁具有高灵敏度特征,在压力、加速度计等信号测量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为了分析压电梁的信号转换过程,需要对压电梁在力场和电场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电势进行计算。为此,本文研究轴向极化压电梁力电耦合分析模型,提出一种计算效率高、精度较好的等几何压电梁仿真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基于梁理论的压电梁结构力电耦合仿真模型。利用常用压电材料的本构模型特性,对三维实体压电材料的电焓方程进行简化。应用欧拉和铁摩辛科梁理论描述压电梁的位移和应变场,将压电材料的仿真模拟从三维实体问题简化为一维梁问题。基于压电梁结构的电势分布特点,提出压电梁横截面上电势的二次多项式分布假设。应用应力假设,对压电梁的材料参数进行修正,提高基于梁理论的压电梁力电耦合模型的计算精度。2.提出了基于等几何分析的压电梁力电耦合仿真算法。采用等几何分析方法,利用B样条基函数描述压电梁的位移和电势,提高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利用参数量级修正方法,解决压电梁刚度阵的奇异性问题。基于C++语言进行压电梁力电耦合仿真程序编写。3.对PZT-5H和ZnO纳米梁等重要压电梁结构进行仿真研究。利用本文的算法和程序,计算压电梁在拉伸、弯曲等工况下的变形和电势,研究了长细比、压电材料参数对电势的影响,归纳出压电梁力电耦合变形特点。使用商业仿真软件COMSOL进行对比测试,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准确性。本文对压电梁结构的力电耦合特性研究,基于梁理论和压电材料力电耦合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轴向极化压电梁结构的仿真分析模型。本文将压电梁的仿真模型从三维实体问题简化为一维梁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成本。通过引入应力假设、使用等几何分析模型等算法,保证了所提出模型的计算精度。
其他文献
光学近完美吸收器在等离激元超材料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从无线电到光学的各波段下都有相应的应用。其中,中远红外(MF-IR)区域(8~14μm)是电磁波段中具有高透明度的大气窗口波段。可覆盖该区域的宽带,近完美吸收器件在热成像技术、热红外光源、光电检测和辐射热测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随着等离激元超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红外近完美吸收器(Broadband Infrared Near-Perfec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凭借开关速度快、泄漏源电流低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被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国防军工等高温高压大功率的工作领域中。但是,在不同偏压温度应力下,SiC MOSFET呈现出复杂的漂移特性,阈值电压(Vth)不稳定性成为阻碍SiC MOSFET被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现有的Vth漂移测试技术都是方法本身在不同偏压温度应力条件下的纵向对比,无法作为评价Vth不稳定性的标准测试技术。本
近年来,随着集成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环谐振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且应用潜力大。得益于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以及微环突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微腔光频梳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设计制备具有高品质因子、低损耗和高克尔非线性效应等特性的微环谐振器,可以进一步实现光频梳的激发。本文就针对能够满足集成光频梳产生要求的微环谐振器展开了设计与研究工作,深入探究了微腔光频梳的产生机制、理论模
介绍了由2台Φ4.8 m×9.5 m球磨机和2台160-140辊压机组成的两套双闭路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在产销旺季时,1#线辊压机辊面出现严重脱落,急需在线堆焊,2#线磨机出料篦板出现严重磨损,急需更换。在设备维修时间长、水泥库存量不够的情况下,采取了双线交叉运行的生产工艺模式。技改后不仅实现了产量提高、电耗降低,还为设备检修争取了时间。同时,灵活多变的一辊带一磨、两辊带一磨和一辊带两磨的工艺模式,
在对外太空的探索中,用于宇宙射线探测的半导体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比较微弱,必须搭配前置放大电路使用。近几年第三代半导体正飞速发展,GaN基器件相比于传统的Si基器件具有耐高低温、抗辐照的特性,更适合应用于空间粒子探测器的前置放大电路。本文主要针对空间粒子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进行高温条件下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分析。本文回顾了晶体管小信号建模的研究
动态实验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模拟振动、疲劳破坏、强度分析等工程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动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动态力实验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动态力源,动态力源的精度与动态力实验的准确性息息相关,现有的动态力发生方式存在力的方向精度较低、易过载、引入非线性误差等问题。若想保证动态力实验的准确性,高精度、可控可调的动态力发生装置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新型高精度动态力源为研究目标,设计研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室内定位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室外,能够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已经发展的很完善,被应用在交通、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然而由于GPS信号在室内会严重衰减,所以无法被应用到室内定位领域。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信号,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具有重要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流行的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实验室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然而,ELISA需要较大强度的人力劳动和耗时的程序,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员和专门的检测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化程序和设备的小型化对于基于ELISA的护理点检测(POCT)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低成本的便携式POCT平台,它使用自动化泵阀控制试剂按照要求进行流动,从而
氧化锌(ZnO)一维纳米结构作为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优异的性能:包括大禁带宽度(3.37e V)、室温下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 V、对紫外光敏感可见光范围内几乎无响应等特点成为日盲光电探测的理想材料。因此对于ZnO一维纳米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应用,同时对研究ZnO纳米线的光学特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利用水热法生长ZnO纳米线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因素的影响在[0001
近年来,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技术在材料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其他高功率脉冲技术相比,HIPIB有着高能量沉积效率,较大的辐照面积,较深的改性层等优势。提高其输出的稳定性,包括能量分布、焦点位置和能量密度的稳定性、束流密度波动大小是把这项技术在工程应用领域推广的关键。只有满足高重复性的要求才能实现HIPIB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在HIPIB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金属栅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