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of Audience”—Bazin’s Film Re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cière’s Political Aesthetics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烈·巴赞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电影理论家之一,他的美学主张深刻影响了中国第四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巴赞的现实主义主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主流当中被结构的,具备特殊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本文认为在当代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政治美学理论脉络当中重新考察巴赞理念的社会政治内涵,既呈现出巴赞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先后在北美和欧洲学界被大规模重访的文化背景,也立足当下,让巴赞美学的政治意涵更为清晰地呈现于中国的巴赞阐释史当中,同时,因朗西埃与巴赞拥有相似的主张:美学是实现大众解放的途径,从政治美学角度出发,朗西埃的观念可被视为是对巴赞政治理念的发展与理论化。本文认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概念可从三个层面理解:1,影像真实:巴赞对于影像真实的主张在辩证地借助和克服“木乃伊情结”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于朗西埃“影像的伦理体制”的超越,揭示了电影独特的艺术性;而从“索引性”的符号学视角和视知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知的巴赞,则遮蔽了他对于电影文化的基本主张,而保留了巴赞技术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2,心理真实:巴赞在分析商业电影特质的基础上,认为观众可以通过自我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克服情节性,也就是朗西埃所说的“再现/诗学体制”,从而获得思考和反省的空间,实现“感性的再分配”。关于这一心理过程的运作机制,朗西埃没有囿于关注形式的“本体论”,而是考察了观众在观影时情感与理智的矛盾运作过程,将电影的“再现”与“审美”拓展至观众感知与社会权力分配的层面。3,个人现实主义:在电影的社会功用方面,巴赞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是一种个人的现实主义,他希望通过电影美学的作用,使得大众获得抵抗强权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思想工具,但巴赞没有在理论的层面解决由此产生的、艺术电影的精英性和大众之间的矛盾,借助朗西埃“平等”和“无知的教师”概念,巴赞社会理想所遭遇的困境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也使得巴赞式的社会理想得以在当下彰显其意义。本文结论有三:一,反思媒介本体研究。无论是人决定媒介的运作还是媒介决定人的感知形式,这一循环当中人的主体位置如何在媒介或艺术研究当中显现出来,是关键问题。巴赞美学理念当中的社会性,为艺术本体和媒介本体研究提供了一种出口。二,重新审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对于巴赞的政治化解读。他的美学观念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去政治化的纯美学,相反,巴赞的影像美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社会意义方面的主张彰显着以美学对抗政治——即朗西埃意义上的“治安”——的倾向,他阐释了电影艺术本体所具有的“政治性”。他对于观众的尊重为我们再次反思科学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文艺观提供契机:文艺不应成为宣传工具,同时文艺也不因其可能具有政治宣传性而丧失作为反思途径的可能。从这一角度,巴赞式的感性的电影批评彰显出其社会意义。三,新自由主义之下的美学“革命”与其困境。在以科学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的传统文化研究视野内,美学被视为政治的投影。朗西埃反对这种带有文化决定论色彩的观点,他认为应该重新回到德国古典哲学所倡导的人的内在普遍性和自由属性:美的无功利性,非概念性和共同感,让政治美学成为可能。但同时,对于审美自由的倡导也开始遭遇新的困境,在今天,视频技术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掌握,网络空间似乎已经非常自由、民主、开放,然而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各种类型的精神暴力却似乎越来越猖獗。巴赞和朗西埃的美学理想带领我们超越了二十世纪后半页的“政治文化”史,并揭示出新的“文化政治”议题——审美共同体如何得以建立?
其他文献
为研究内陆盐沼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土壤盐分的响应特征,选取鄂尔多斯盐湖盐沼区作为研究区,筛选了肉质耐盐植物群落、苔草植物群落和禾草植物群落3类典型植物群落,开展了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以及Na+、K+、Mg2+、Ca2+、Cl-、SO42-、CO32-和HCO3-测定,分析了区内典型植物群落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规律。探讨了3类植物群落之间土壤因子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相关性分析和CCA分析,评价了3类植
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的送端电压源型换流器–电网换相换流器(self-commutationandflexible control-low cost, high capacity and strong short-time overload capability, VSC-LCC)混合级联型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该方案充分融合VSC可自换相、控制灵活与LCC成本低、容量大、短时过载耐受力强
《中国机器人产业应用创新白皮书(2021)》选取"十三五"期间生产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带电作业、隧道掘进、商用清洁、智慧零售、康复训练、智能配送、智能接待、水下捕捞等11类应用场景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技术挑战、应用案例、投融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本文摘编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期刊
高海拔或高纬度山区(尤其高山冰川及冻土急剧消退区)常孕育适宜泥石流发育的地形和物源条件。气候变化(如升温、强降雨事件增多等)影响下,高山区潜在孕灾环境更易于成灾,泥石流成为主要的灾害类型和物质输移方式,也是高山区地貌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由于野外监测困难,数据资料匮乏,鲜有针对高山区泥石流过程地貌效应的分析报道。以中国藏东南高山区泥石流多发的帕隆藏布流域为研究区,以古乡沟、天摩沟和扎木弄沟为典型小流域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综合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及9个分区的年、干湿季、月降水量以及日、小时尺度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和典型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1979—2
以孤立绿洲为研究背景,选取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和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传统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响应特征及耦合演变特点,从而为孤立绿洲传统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利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塬区的庆阳市西峰区1990—2018年夏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春玉米发育期及产量资料,分析了夏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春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每10年0.46℃;降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每10年4.22 mm;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每10年为4.76 h。夏季平均气温偏高年较偏低年春玉米各平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复杂的隐性遗传的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在儿童致死性遗传病中排名首位,且存活患者疾病表型严重,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的筛查和严重程度的预估对于后期的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SMA检测方法多为测序、MLPA和dd PCR等,现有检测技术具备各自的优势,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仪器设备成本较高,作为常规筛查难以实现普及,因此建立一种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测方法用于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有着巨大的开采价值、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有着技术要求高、开采周期长、稳产时间短的特点。目前全球各地都已经出现了能源危机,页岩气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页岩气的储量十分丰富,烃源岩发育好、海相沉积面积大、演化程度高,尤其是在四川盆地地区,页岩气储量十分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项新的任务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其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内在素养。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渗透途径,以期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