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测定法研究胺类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及微观结构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测定萃取有机相的电导率变化研究叔胺(N235)萃取盐酸体系中第三相形成的原因及改性剂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首先是N235与HCl在有机相中形成R3NH+(H2O)3·Cl-结构的萃合物,该萃合物是以离子对的形式进入有机相,使有机相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该萃合物的一端是疏水性的大体积非极性烷基-R3,另一端是亲水性的-H+(H2O)3Cl-,因此它在正十二烷中溶解度极低,于是聚集于水油界面之间形成第三相。改性剂TBP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我们认为是TBP够将萃合物R3NH+(H2O)3·Cl-拆分为可溶于正十二烷的R3NH+(H2O)3·O=P(OC4H9)3大阳离子,同时Cl-离子以抗衡离子存在于正十二烷中,两种离子一起分散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能导电的有机溶液,使不溶于正十二烷的萃合物转化为可溶解的正负离子,因而使萃取体系不再出现第三相。TBP浓度在萃取1mol/LHCl体系中只影响有机相的电导率而不影响萃取率,萃取率由N235的浓度决定。 N235-C12H26体系萃取不同浓度HCl的对比实验表明,在无改性剂TBP存在的情况下,N235-C12H26体系萃取不同浓度的HCl均会产生第三相。当HCl浓度较低时,容易发生W/O乳化现象。随着待萃水相HCl浓度的增高,有机相中HCl浓度也随之增高,但萃取率、第三相的体积以及电导率随待萃水相HCl浓度变化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当在有机相中加入20%TBP后,在HCl浓度低时完全可以消除第三相,但在HCl浓度高时(≥5mol/L),第三相再次出现。同时,在HCl浓度较高时(≥3mol/L),TBP具有一定的协同萃取作用,使萃取率较之无TBP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大的趋势。加入改性剂TBP消除第三相后,随有机相中极性溶剂浓度的增大及导电物种浓度增大,有机相的电导率逐渐升高。 N235-C12H26萃取HCl体系中不同改性剂的对比实验表明,高碳醇类消除N235萃取HCl体系的第三相的效果比TBP略优,[TBP](o)≥10%时可以消除第三相,对于正辛醇、混合醇、异辛醇体系,[醇](o)≥5%时即可以消除第三相。对于萃取高浓度的HCl时,TBP、正辛醇、混合醇具有一定的协同萃取效应,其中TBP>正辛醇>混合醇,异辛醇无协同萃取效应;对于萃取低浓度的HCl时,改性剂的浓度不影响萃取率,萃取率主要由N235的浓度决定。各改性剂对有机相电导率的影响为:TBP>正辛醇>混合醇>异辛醇。 对于表面活性剂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萃合物在有机相中的存在状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当CTMAB加入水相时,表面活性剂阳离子CTMA+首先和Au(CN)2-形成缔合盐,并聚集为沉淀,我们证实了该沉淀中不含水分子。当用TBP对此溶液进行萃取时,我们认为是TBP分子中膦氧键(P=O)与季胺阳离子发生了缔合,使具有表面活性的R4N+阳离子转化为丧失了表面活性的R4N+·O=P(OC4H9)3大阳离子。这种大阳离子容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并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理,将面电荷很小的Au(CN)2-拉入有机相,Au(CN)2-离子将与大阳离子一起分散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有微弱电导率的有机溶液。实验证实载金有机相电导率逐渐增大的原因并不是由于逐级萃取进入有机相中的水含量增加,而是因为随TBP浓度的增大,有机相中导电物种的浓度增大的缘故,本文实验结果符合以上的观点。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已被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及合成中,因此,研究离子液体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对化学反应和合成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
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分析器件,在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均有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生物传感器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们
该论文通过剪切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DSC等各种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研究了剪切对添加不同含量β成核剂的聚丙烯的晶体形态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剪切对等规聚丙烯晶体形态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丰富多彩的英语新教材扑面而来。我市从2004 年起就使用译林版的《牛津初中英语》,该套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和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尽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绝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
自1924年发现聚乙烯醇以来,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PVA的可生物降解性一经发现,其在制备环境友好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
对 MG400/920-WD 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做了系统设计。改进后的液压系统结构简化,提高了两制动油缸的同步精度,减少了能耗
Ⅱ-Ⅵ及Ⅳ-Ⅵ族半导体纳米微粒是近年来吸引人们极大研究兴趣的一类纳米材料。由于量子尺寸效应所导致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这些纳米微粒在生物成像、光学显示、光学开关、热电
  本文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结合配位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超分子化学及溶胶一凝胶化学,采用可控、缓释合成的化学思想,选择了“基于ZnS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其光电性
该文主要利用了电化学方法和荧光法对芦丁稀土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DNA与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概况;对DNA、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以及芦丁
氢能(H_2)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载体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化石能源替代者。电解水制氢以廉价丰富的H_2O为原料,制备过程低碳排放,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制氢技术。但是,电解水制氢需要高活性电催化剂来降低过电位,减少能耗。目前制氢活性最高的Pt基贵金属催化剂存在价格昂贵、储量有限等问题,极大限制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工业化。因此,急需寻找一种价廉、储量丰富的高活性催化剂来替代Pt基催化剂。理论和实验研究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