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冶金中控制有效夹杂物形成的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距离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大跨度桥梁、特大型船舶、海上采油平台等大型工程结构用钢越来越需要采用大线能量焊接,而我国在大线能量焊接用钢领域的发展非常缓慢,日本多家钢铁企业利用氧化物冶金技术已经成功开发生产出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氧化物冶金的技术关键,即如何在钢中得到数量较多的、尺寸细小、特定成分且弥散分布的能够作为非自发形核核心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生成的有效夹杂物。因此,如何控制钢中生成这类有效夹杂物的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Al-Ti-Ca(14)Si-Ca复合脱氧钢中的夹杂物种类与生成条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873K时,Al-Ti-Ca复合脱氧平衡时钢水中Al与O的结合力最强,Al2O3最易生成,其次是Ti3O5和Ti2O3的生成,钢液中Ti3O5比Ti2O3容易生成;当Ti含量为小于0.01%,Al含量小于0.004%,Ca含量小于0.006%时,钢水中最容易生成Ti的氧化物及Ti-Al-Ca的复合夹杂物,此时钢中氧含量控制在0.004%左右;Si-Ca脱氧平衡时钢水中各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小为:Ca>Al>Mn>Si,由于Ca的脱氧能力强,可以将Al、Si脱氧产物Al2O3、SiO2还原,生成Ca-Al-Si-O复合氧化物夹杂或者CaO夹杂物。龙钢在进行工业化试验时,分别按照“Ti铁—Al线—添加剂线—Ca线”与“出钢后在大包中添加电石和硅钙线”的合金添加顺序进行脱氧冶炼试验钢种20MnSi,并与传统冶炼工艺作对比,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能谱仪对Al-Ti-Ca复合脱氧后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形貌、成分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Al-Ti-Ca复合脱氧后,钢中夹杂物数量是传统工艺钢的7倍左右,大尺寸夹杂物数量也非常少,夹杂物以Al-Ti、Al-Ca的复合夹杂物为主,部分夹杂物外层被MnS包裹,而传统工艺钢中几乎没有此类型的夹杂物。此外,钢中大量夹杂物钉扎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明显,同时有利于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核长大。Si-Ca脱氧后钢中夹杂物多为含Si-Al-Ca的复合夹杂物,钢中夹杂物数量是传统工艺钢的4倍左右,但相比Al-Ti-Ca复合脱氧钢后的夹杂物数量仍较少,钢中多为小尺寸夹杂物,大尺寸夹杂物数量也非常少。综合各项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钢水经Al-Ti-Ca(14)Si-Ca复合脱氧后能够生成大量尺寸细小、弥散分布,形状规则多为球形或椭球形的含Ti、Ca类的复合夹杂物,这类夹杂物利于成为诱导核心生成晶内针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以夹杂物为核心呈发散状分布,彼此相互交错,这类组织对钢的性能有利。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75岁。因心悸3年,加重半月,于1988年8月10日入院。从1972年起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因长期服用硝苯啶(心痛定)及硝异山梨醇(消心痛)治疗,病情平稳。自1985年起出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这个观念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大流,社会各行业也在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加上早些年堆积的各种工业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探讨了语义翻译和
患儿:男性,5岁5个月。生后发现心脏杂音,哭闹及活动后紫绀,喜蹲距、有缺氧发作史。体检:紫绀(十),杵状指、趾(十),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未触及震颤,P<sub>
1984年Inoue等首次报道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成功地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这一代替外科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的治疗手段,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痛苦少、康复快及无需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获取交流技能的途径之一。本文旨在从几个方面浅析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原
冠状动脉心腔瘘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畸形。本文结合实际病例浅谈诊断和治疗体会。患者男性、44岁。发现心脏杂音22年,近二年觉心悸、气短、胸闷。查体:BP13.3/8kPa(100/60mmHg),
砷化氢是冶金工业副产品,剧毒。混杂有砷的金属遇到酸、含砷的热炉渣接触水等均可产生砷化氢。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气体,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重度中毒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脑室出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如救治不及时,发病数小时至数日即可死亡,病死率高,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1998年2~8月我科收治自发性全脑室出血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15例,均采用双侧脑
本文对43例特发性二尖瓣脱垂(IMVP)患者进行平均5.5年的长期随访。结果发现临床稳定29例(67.4%),出现严重并发症14例(32.6%)。其中室性心动过速7例,脑血管意外5例,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