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新型现代化建筑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涉及了设计、生产、物流、施工等各个环节,各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传统工程承包模式的各单位之间联系不紧密,容易导致设计、生产和装配脱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自2017年,国家政策提出装配式建筑更适合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陆续有不少大型企业开始采用EPC模式建造装配式建筑。虽然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提高装配式质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对于总承包商而言,参考案例较少,且各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管理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质量管理绩效评价可用于评价项目质量管理能力,因此,本文站在总承包商的角度,对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问题进行研究,提升总承包商的质量管理能力,提升质量管理绩效,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全面发展。首先,本文通过多处实地调研走访和专家访谈,再根据EPC模式、装配式建筑特点,以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理论、关键绩效指标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借助文献分析,构建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评价初始指标体系,再通过专家咨询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其次,本文对粗糙集理论进行改进,消除了粗糙集条件属性权重值等于0的情况,并进行客观赋权;采用G1法进行主观赋权,再通过最小信息熵原理组合赋权,最后应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建立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既可从宏观的角度对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价,又可以从微观角度找出影响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的因素,以便总承包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下期项目的绩效,使评价更具有实用性。最后,本文利用建立的模型对青岛市青铁华润城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证明了模糊物元分析模型适用性与实用性,并找出目前总承包商的薄弱环节,以便总承包商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项目绩效。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当前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研究的不足,促进了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发展,为总承包商提供了一个EPC模式下的项目质量管理标尺,丰富了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理论,提升了总承包商的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提升了质量管理绩效,并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乡村民宿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形式,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随着中国游客消费升级与消费观念转型,乡村民宿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使乡村民居民宿化改造日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我国乡村民宿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改造均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机械式模仿导致了地域特色缺失,不合理改建对乡村整体风貌造成了难以估量且不可逆的伤害,使改造缺乏与原有乡村系统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资本投入不断增多,但是经济效益却不高。相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经济效益的50%以上是靠技术进步获得的,而我国仅为20%-30%。说明我国建筑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以来靠劳动人员和资本的投入拉动产业发展。而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证明依靠单纯人力和资源投入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说明技术进步带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建筑业中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建筑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安全施工事故发生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带来了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来看,个体在工作过程中错误的理解和判断、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会进一步引发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个体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之中。如何降低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率、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成为提高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和城市区域的急速扩张,城市交通已经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发展地铁交通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铁工程与其它建设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大、工期长、专业多、涉及面广等特性,面临着自然及水文地质、技术、管理和环境等多种风险,属于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地铁换乘车站是地铁交通的换乘枢纽,技术要求高,施工复杂,施工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在研究传统地下普通车站、高架车站及地
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一种,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其本身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施工便捷等优点,但其建造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质量风险问题,比如图纸会审不到位、构配件质量不高、技术设备不完善等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因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评价研究,对装配式建筑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具
在目前我国现有的建筑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RC框架结构)占有相当比重,并广泛用于学校、医院等在社会中承担重要职能的建筑中。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区所发生的一系列破坏性地震中,大量的RC框架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损伤模式与设计预期不符,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且修复工作困难。究其机理,框架柱受力苛刻而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损伤模式,且存在抗震防线单一、修复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居民数量急剧上升,为应对由此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各地纷纷发展地铁项目的建设。然而地铁的造价成本高、资金回收期长并且涉及面广,不仅其自身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还给各地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压力,为此各地政府开始尝试将PPP模式引入地铁项目。PPP模式是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并以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共同合作关系,能够减轻政府资金压力和促使项目的总体质量提升。由于PPP项目模式类型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传统的城镇管线铺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为了解决诸如“马路拉链”、“城市看海”、“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逐步走入人们视线。但是与传统直埋方式相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前期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建设不仅难以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PPP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政府通过将社会资本引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不仅可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改革成为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建造过程中不仅能够节约人力、减少能源消耗,还能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逐渐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但其实际建设过程中事故频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脆弱性作为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将为探讨装配式建筑
随着交通拥堵压力在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作用凸显,地铁凭借高效、环保和快捷等诸多优势迅速受到各城市的青睐,并相继得到规划和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是,地铁建设的实际施工场区大多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受沿线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质及水文等影响显著,且整个过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等鲜明的高风险特点。而盾构法作为地铁众多暗挖施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佼佼者,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