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留存有各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佛教石窟寺更是集中表现了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各地现存石窟一百九十余处。它们基本沿丝绸之路,以及古代重要的交通线路分布。这些石窟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代表了中国石窟寺发展演变的基本过程,应该说与敦煌石窟在石窟艺术表现、佛教发展史、历史研究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根据甘肃石窟的地域特色,可把其划分为河西、陇中、陇南和陇东四个石窟群,这四个石窟群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融合、有所借鉴的。其中河西有石窟四十余处,陇中有石窟三十余处,陇南有石窟四十余处,陇东有石窟七十余处。甘肃石窟的发现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之间的外国探险家发现科考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建国前的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发现阶段、建国后到文革前的政府普查发现保护阶段以及文革以后的科学考古发掘保护阶段。甘肃石窟的陆续发现,可以看出我国石窟寺考古的大致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外国探险者考察,发展到我国学者和国外学者共同考察,再到后来我国学者独立进行考察,并慢慢地在石窟寺考察中,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创立了石窟寺考古学。“文革”以后,中小石窟寺受到重视,我国学者开始系统而科学地整理石窟寺文化遗产,加强对石窟寺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了石窟寺考古学这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