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合成气制代用天然气Ni基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制合成气制代用天然气(SNG)是指以煤制合成气为原料经过煤气化、合成气变换、净化和甲烷化反应生产合成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并经调压配气后进行工业与民用,其中甲烷化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通过对其载体、助剂、制备条件、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调整得到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Ni催化剂,是该工艺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A1203载体,助剂,制备条件等对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特别是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XRD、TPR、BET和SEM-ED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载体的选择及处理条件:考察了A1203载体的晶型及γ-Al2O3的性质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发现α-Al2O3性质稳定,但活性极差。γ-Al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径,因此Ni/γ-Al2O3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ZT1(拟薄水铝石500℃焙烧制的)具有适宜的表面积及稳定的孔结构,具有较佳的抗水热性,因此负载的Ni基催化剂反应活性及稳定性较优。拟薄水铝石在500-800℃焙烧为γ-Al2O3,负载的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较好,800℃焙烧的催化剂活性最佳。2、制备条件及Ni含量: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和Ni负载量(10-40%)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浸渍法、共混法、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都较好,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较差。不同的Ni负载量的催化剂稳定性都较好,甲烷产率依次为,20%>10%>30%>40%。20%Ni/Al2O3和40%Ni/Al2O3随反应温度(250-575℃)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但热稳定性优于活性40%Ni/Al2O3,最佳反应温度的区间为300-425℃。3.助剂的影响:不同助剂(La、Fe、Mo、Zr、Mg、Ba、K、Mn)以及助剂之间的交互作用。助剂Zr可提高了CH4选择性,La和Mn都可提高了H2的转化率,La与Mn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温度350℃,压力0.1 MPa,空速2400 h-1,氢碳比3.0反应条件下,正交实验最优组合时的10%Ni,1%La,1%Zr, 1%Mn, Al2O3余量。考察了不同方法引入La助剂(分步浸渍法,共混法,共浸渍法)以及不同La含量(1.0-15.0%)对Ni基催化剂的影响。发现La助剂改性载体无法减弱载体的水热反应,但是通过共浸渍法改性催化剂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共浸渍法引入的最佳La助剂含量与Ni负载量有关,当Ni含量为10%时La的最佳引入量是1.0%;当Ni含量为20%时,La含量最佳引入量是2.0%。
其他文献
从1874年到1886年,印象派总共在巴黎举办了八次展览,是一个以艺术家群体展示的方式,也构成了最重要的展览史模式,对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印象派画家反对沙龙展
报纸
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了
生物质利用发展为两个领域: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人们已经发展了大量的方法用以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但是,在生物质利用领域,依然有着很多的不足和挑战。我们依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将生物油脂经过简单的甲醇酯交换反应即可得所谓的第一代生物柴油,具有来源广泛,不含硫、氮等杂原子的特
在熔盐电解制备钛的TiO2阴极中掺杂不同比例的CaCO3粉末,采用SEM,EDS及XRD分析烧结后和电解后阴极的形貌及成分,考察了CaCO3的掺杂对电解提取钛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O2
本文以水煤浆气化技术为背景,以表面活性剂溶液和空气为实验介质,采用高速摄像仪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液滴破裂过程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液滴袋状破裂和剪切破裂的影响,
<正>2013年7月,笔者进行技术推广服务时,遇到一例乌鳢诺卡氏菌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愈了该病,为养殖户降低了损失,现将该病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养殖情况
期刊
采用直拉法生长普通硅单晶和掺氮硅单晶,研究两种晶体中空位型原生缺陷(voids)和氧化诱生层错(OSFs)的行为。从两种晶体的相同位置取样,并对样品进行Secco腐蚀、1100℃湿氧氧化和
目的通过从企业史的视角探索民营医药企业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代表企业——恒瑞医药的发展来为医药行业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医药企业发展提供相应建议。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
<正>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中最早展开学术性讨论的课题之一。它从1954年胡绳提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一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