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著述颇丰,涵盖文学、史学、美学诸多方面,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史的“开山之作”,备受学术界关注。《沈从文讲中式美学》体大虑周,对中国传统服饰审美流变进行立体观照,尤其对苗族服饰多有发掘。事实上,沈从文服饰研究相关论著有力推动了服饰文化史与衣道义理的发展,更凝聚了深沉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服饰美研究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史,沈从文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美学发现,使服饰脱离伦常日用,升华为美学之思,成为洞悉中国古人审美趣味与精神现象的重要来源。目前,学者较多聚焦在沈从文文物考古研究方面,较多集中于其文学成就与艺术贡献,然而对美学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对沈先生服饰美学研究总体呈现零散、缺乏体系的特点。考论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丰富中国美学史的理论资源,建构美学研究的话语体系,更为民族服饰研究提供参证与镜鉴。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形成历程。结合沈从文个人经历,考察服饰美学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中国儒道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以及物质文化三重因素是沈先生服饰美学思想建构的理论依据。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的生发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具有内在贯通性,独特的人生经历为其服饰美学思想形成提供现实基础。第二章从道、身、礼三者的关系阐释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衣”具有“载道”“章身”“彰德”的审美特点,服饰为是风骨、气韵、审美追求的外化,也是统治阶级约束、规训的有力工具,中国古代服饰成为践行德行理念的重要方式,高度统一于沈从文服饰美学理论之中。第三章从衣德伦理和审美流变两方面探索沈从文服饰美学的基本内容。将服饰置于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见微知著,通过它们洞悉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表现沈从文克己复礼的审美追求。第四章从艺术观念、艺术趣味、艺术创造三方面论述沈从文服饰美学的文学表征。力图将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回归文学文本,探讨沈从文服饰美学思想与门类美学艺术论之间的流动。崇尚自然的民族美学精神与文质兼美的美学原则,形成沈从文独特的文艺观。沈从文跨越历史经纬,通过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出土实物三方面信息综合分析,独创“三重证据法”,系统阐发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服饰形制、流变及审美趣味。沈从文的服饰美学研究,对衣道精神、身体气韵、艺术功能都有深刻的阐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探讨服饰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功能与审美旨趣,可有效拓展文艺美学研究的边界和空间。
其他文献
<正>幼小衔接可以看作是儿童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面临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任务,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受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等不同的领域与层面的影响。幼小衔接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的、综合的概念,涉及政策、家庭、社区以及学校的相互衔接,需要多主体通力合作。看见儿童的内生力量,是幼小科学衔接的主旨。儿童是幼小衔接的主体和主要当事人,我们需要倾听儿童的声音,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其最
期刊
<正>现代社会中,人类日常生活所用的各种产品都属于化工产品,其中,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所需的各种电器设备以及装饰品中,使得化工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随着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化工行业的清洁生产至关重要,
期刊
<正>你能说出多少种运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是陆地运动,还是水上运动?要不要用到球、桨或者球拍呢?怎样才能得分?世界上有许多种体育运动,也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时,一种体育运动也可属于多种类别。以下是我们常见到的运动分类。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内部控制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而言,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回顾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历程,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指出了内部控制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信息化程度、基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1946年"枫丹白露宫会谈"失败后,法国政府以印支高级专员达尚留及其顾问皮尼翁为代表的人物开始推动"保大方案"。1947年6月博拉尔与保大接触后,法国外交部确定了签订《下龙湾协议》、组建越南临时中央政府及保大回归的"三阶段计划"。谈判关键是越南的"独立与统一"问题。法国一方面承认"越南国"独立,却将其限定在"法兰西联邦"框架内,另一方面同意将交趾支那并入越南,却用各种方式拖延这一进程。"保大方案"
为适应国内外经贸发展需求和落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聚焦海关管理专业独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海关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团队共创法理念,对其在口岸通关流程项目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效果反馈,最后对课程教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嵌入团队共创法,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落实“知识”转换“能力”的有效手
思明区为厦门市人口最为密集的老旧城区,排水系统正本清源改造工作不但点多面广,而且改造空间有限、协调难度大。改造过程中出现大量共性问题影响项目实施,如截流井造成下游污水溢流、菜市场如何做到雨污分流、游泳池排水如何分流、小区内管槽开挖空间有限、破除道路的路面结构类型多样等。因此有必要结合现状,选择适宜的改造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向前推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标准等方面与传统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小学校园是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场所,其校园环境建设也一直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但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二线城市,城市的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在这些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校园,由于前期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以及“见缝插针”式的加建与扩建,让这些中心城区的既有中小学校园普遍存在着建筑密度大、校园环境脏
荧光素钠(FSS)在聚集状态下会出现荧光淬灭问题,利用与SiO2纳米材料复合避免了FSS与光聚物共混引起荧光染料的聚集。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将FSS掺入SiO2纳米粒子中,使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作为偶联剂,制备了稳定、可分散于3D打印材料的荧光纳米二氧化硅(FSS-SiNPs)。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对F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