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太平洋海气变化及两类ElNiño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HadISST和NCEP/NCAR、GODAS等实测和同化资料,采用REOF,RSVD方法,MTM-SVD,以及回归(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的海气变化及其与两类E1Ni(n)o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较之EOF方法,REOF方法更加客观地刻画了热带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异常模态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分别称REOF第一和第二模态(标准化时间系数)为东部型(EP)和中部型(CP)主模态(指数)。  2.时滞相关分析表明,EP指数超前CP指数约20个月时,二者呈最大显著负相关(年际相关系数可达-0.5以上)。这一关系的揭示,有利于理解CP型ElNi(n)o的形成及两类ElNi(n)o的转换。  3.热带太平洋SST的年代际变化(准11年周期)和CP型异常循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几十年来中部型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强度的增强可能与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增强有关。  4.采用RSVD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表层纬向风(SZW)异常与SST异常的耦合变化。并根据RSVD的分析结果,运用REOF方法得到了与两类ElNi(n)o对应的SZW异常主模态。进一步分析了两类ElNi(n)o的Sverdrup输运的差异。EP型的SZW异常形态有利于赤道上的极向和东向Sverdrup输送。CP型的SZW异常形态不利于赤道地区的极向Sverdrup输送;纬向输送在赤道非常微弱,而在南、北半球近赤道的低纬地区分别存在向西和向东的异常输送。  5.分析了赤道次表层海温在两类ElNi(n)o期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无论是EP型还是CP型E1Ni(n)o,来自西太平洋暖池的次表层暖海温异常都作为一个前期信号而存在。东部型ElNi(n)o传播速度快,而中部型较为缓慢,且到达中太平洋后有显著抬升,导致最大增温出现在中太平洋。纬向风强迫的作用对次表层海温信号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其引起的辐合下沉的位置,中部型ElNi(n)o较东部型偏西约30个经度。  6.分析了次表层异常海温的传播过程与次表层流场变化的联系。东部型ElNi(n)o:次表层垂直异常以下沉为主,不利于次表层异常暖海水在中太平洋的抬升;东太平洋潜流的加速,有利于暖异常海温到达中太平洋后迅速往东太平洋传播。中部型E1Ni(n)o:中西太平洋有异常西向流,延缓暖海温向东太平洋的传播;且在中太平洋存在着显著的异常上升,有利于次表层的暖海水进入混合层,并最终影响SST变化。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遥相关(the Silk Road pattern,下文简称为SRP)是夏季欧亚大陆对流层经向风的一个主导模态,其对夏季欧亚大陆的区域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尽
首先,利用来自全球协同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水热耦合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对地表水热交换的影响。辐射、能量各要素以及蒸散发在四
西北太平洋(WNP)是全球最活跃的热带气旋(TC)生成源地。近三十年来,热带气旋带来的强风和强降水造成沿岸地区的经济损失在显著增加,因而对热带气旋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
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长寿命温室气体,不仅影响着地球上辐射平衡,而且其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对大气的氧化清洁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区域的甲烷
本文利用1951~2010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站点资料的缺失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插补。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旋转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1951~1980年、1961~1990年、1971~2000年及1981~20
本文以我国甘肃玉门风电场为例,进行了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Weather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与资料同化技术在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其对风电场未来
研究了状态矩阵具有不确定性的广义周期时变系统的鲁棒非脆弱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分别对控制器增益具有加法式摄动和乘法式摄动两种情形加以讨论,而非脆弱
低频大气波动是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低频大气波动是影响短期气候变率的重要因子,而且它能够通过影响大尺度环流系统来影响天气。另外,外强迫(比如温室气
学位
本文综合各种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结合基于大气环流模式的数值模拟试验,讨论了东太型和中太型两类ENS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活动的季节调制。首先,利用两套TC观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