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中医医院病毒性心肌炎住院病历中药治疗状况回顾分析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ana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总结出郑州市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常用中药及其分类和主要证型的常用药物,为今后本市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河南省郑州市区3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995.1-2006.12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历,建立电子病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病的症状、辨证分型、临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郑州市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常用中药及其分类和主要证型的常用药物。  结果:172例病历分析显示,郑州市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常见症状有22种,其中胸闷、心悸、乏力为频率最高的症状(>70%);常见证型有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心脾两虚和气虚血瘀四型,以气阴两虚型频率最高,占59.30%;临床常用中药有炙甘草、丹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神、黄芪、太子参、郁金等,以清热解表、补气养阴、化痰活血药最为常见;其中热毒侵心型常用药物以银翘散为基础方,有金银花、连翘、麦冬、黄芩、丹参、五味子等14味,连翘、瓜蒌、板蓝根、苦参、焦三仙为其特异性药物;气阴两虚型常用药物以生脉散为基础方,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黄芪、茯神等22味,莲子心、生牡蛎、五味子、太子参为其特异性药物;心脾两虚型常用药物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有丹参、黄芪、茯神、白术、酸枣仁、太子参、党参、当归等22味,磁石、桂枝、半夏为其特异性药物;气虚血瘀型常用药物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有黄芪、丹参、赤芍、当归、川芎等20味,红花、白术为其特异性药物。  结论:郑州市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常见症状有胸闷、心悸、乏力等22种,提示本病病位在心;常见证型有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心脾两虚、气虚血瘀四型,与本病的病因病机相符合;常用中药有炙甘草、丹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神、黄芪、太子参、郁金等,以清热解表、补气养阴、化痰活血药最为常见;其中热毒侵心型常用药物以银翘散为基础方,气阴两虚型常用药物以生脉散为基础方,心脾两虚型常用药物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气虚血瘀型常用药物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部分特异性药物与证型不符,可能与收集病历样本量小有关。
其他文献
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流传千年,如今却濒临失传的境地.在探索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现代化的传承方式中,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结合,以及利用信息化平台予以传承创新,成为一种有效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导的大型影音文献创制项目,不同于以往的文字和图片等静态记录方式,该项目围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系统地进行文献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每年全世界乳腺癌新增约有120万妇女,其中约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20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已严重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展现了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或重要特征,同时也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风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确保非遗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
在文化馆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更好地推动省级馆数字平台建设,文章结合江苏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运营实际,总结了江苏省文化馆的经验、创新创造之处,旨在促进本馆数字化建设,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的基本方针.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各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面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社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开展过程中,乡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在此情况下,乡村居民对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了更高需求.广场舞是近年来兴起并盛
文章讲述了《今昔物语》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对本朝部中出现的“狐”进行形象分类,并研究“狐”出现的作用,分析《今昔物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目的:本实验以成功建立多囊卵巢大鼠病理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补肾调周法(补肾Ⅰ号方、Ⅱ号方序贯疗法)及单独应用补肾Ⅰ号方、Ⅱ号方对PCO大鼠血清胰岛素、瘦素的影响,探
目的:《伤寒论》所建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历受古今医家推崇与运用,本文欲从六经角度阐释月经周期的形成,以明晰月经周期的形成机制,梳理、总结六经辨治体系,以系统、有效地指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