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低温物理与超快非线性光谱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封闭或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实验观测成为可能。在封闭系统中存在着一大类具有零温量子相变的量子临界系统。一些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低温物理与超快非线性光谱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封闭或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实验观测成为可能。在封闭系统中存在着一大类具有零温量子相变的量子临界系统。一些量子相变系统不能由朗道一金兹堡理论描述,如何普遍刻画量子相变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首先综述量子相变的基本概念与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些刻画量。然后详细阐述从动力学层面刻画量子相变的一个尝试。基于横场量子伊辛模型的精确解,我研究了倒逆磁场由无穷大透热淬火到不同有限值后最近邻纠缠的演化行为,发现纠缠达到第一个极大峰的时间对倒逆磁场的导数在量子相变点具有极小值。国外同行基于这个结果,发现该物理量的低能动力学行为可以准确给出伊辛普适类的临界指数。接着我描述作为动力学量的Loschimidt回声与贝里相位是如何反映量子相变行为的,并明确指出以往很多文献中关于量子XY模型在一类幺正变换下产生的贝里相位实际上正比于磁化强度。从而明确了贝里相位及其对外参数一阶偏导在相变点附近奇异性的来源。在开放量子系统部分,我详细地论述了处理量子开放系统常用的量子马尔可夫主方程理论及其向绝热演化系统的一个扩展。我将量子主方程方法用于一个同时具有局域和反对称非局域电声子耦合的二聚体系统的共振能量传输,发现在温度一定时非局域耦合会显著提高能量传输的相干性。两个分子的不对称性导致了系统新奇的长时行为。最终由施体分子转移到受体分子的净能量在不同的非局域耦合强度下会对温度产生明显不同的依赖性:在非局域耦合强度的某一阈值下,最大净传能发生在有限温度;而在阈值之上时,最大净传能发生在绝对零度。这与实际的光合作用系统的特性很好地符合。目前研究光合作用系统相干能量传输的大多数理论都只考虑局域电声耦合,而实际光合作用系统是有机大分子结构,具备很强的非对称、非局域性。目前普遍认为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依赖于能量传输的相干性。非局域电声子耦合可能是光合作用系统中能量长时量子相干传输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关联噪声驱动下双稳系统中的非对称效应。利用解析理论和方法得到静态概率分布函数(SPDF),通过对弛豫时间Tc和关联函数C(s)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几个重要参数包括非对称因子
随着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制备,二维材料这一新兴领域在近十几年里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已有数十种二维材料被发现。这些二维材料在电子、光学以及化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因此有望应用于光学器件、传感器和新能源电池等诸多领域。此外,在自旋轨道耦合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二维材料还可以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如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磁光效应等。二维拓扑量子材料具有受特定对称性保护的
带自动荧光显微镜的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系统是一种强大的细胞活动分析工具,但HCS产生大量的图像数据,导致分析处理很困难。本论文基于前馈式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对
探索具有宽发射光谱的Yb3+激光材料是发展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高平均功率全固态激光的重要课题;Nd3+具有理想的四能级系统,低对称晶场有利于解除晶场中电子的电偶极子跃迁的
生物系统是一个高度非均匀而又极端动态的相互作用体系。系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的构成,以及在特定环境下这些组分问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在
自从在钙钛矿氧化物中发现庞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简称CMR)效应以来,人们不断从晶格结构,电磁性质,输运性质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期望能对磁致电阻的物理机制有所了
痕量有机物检测技术在大气环境、公共安全及人民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报告了在自主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 transfer reactionmass spectrometry,PTR
本篇论文中,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和运动方程方法来研究量子点-电极系统的能态密度和输运特性。分析了随着量子点与电极之间耦合的增强,量子点系统从库仑阻塞特性到近藤效应的过
本文从拓扑弦的物理定义出发,首先具体地介绍了拓扑A型和B型的弦理论的构造及其配分函数满足的全纯反常方程。这个方程是计算配分函数的重要工具。其次介绍了在拓扑B型弦下解
功能材料是指在电、光、热、催化、分离、生物和医学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碳纳米管、有机分子半导体和多重铁性材料是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分子电导、气体探测、有机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