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技术及应用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如何简化应用程序开发流程、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并开发出可伸缩性、可用性、安全性好的应用程序变得尤其重要。Windows DNA是微软的多层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它将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现有的不同技术、服务、对象模型和编程语言集成于一个统一的编程方法中。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模型。COM+在Windows DNA的中间层已经成为现实。COM+统一了COM/DCOM、MTS技术,在分布式多层应用的中间层提供了通用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使得程序员能够将精力集中于业务逻辑的编写。 COM+继承了COM/DCOM、MTS的特性,因此本文从COM+模型的基础COM/DCOM入手,对COM规范和实现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COM实现的一些特性。COM+在继承COM/DCOM、MTS特性的同时,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改进。本文研究了COM+线程模型与COM/DCOM线程模型以及COM+与COM、DCOM和MTS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它们的不同之处,指出COM+比MTS具有更好的执行效率。着重研究了COM+在中间层所提供的事务管理、排队组件、事件模型、基于角色的安全机制、负载平衡、内存数据库等服务。 针对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所固有的安全性较低,维护性以及可伸缩性较差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使用基于COM+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结构来实现我校教务管理系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COM+事件服务和排队组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具有异步传输功能的事件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上下游业务之间的消息传递及异步传输问题。在设计业务对象和数据对象时,对如何既能满足教务管理系统本身的需求同时又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COM+提供的中间层服务以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提高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做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搜索引擎的实现有赖于几个关键模块的协同工作,包括爬行、本地网页存储、索引、排序搜索结果以及加速搜索性能的链接分析应用等.对搜索引擎的体系结构及实现原理进行了相关研
图像分割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研究任务与热点之一,图像中包含丰富多样的信息,人们往往对其中特定类型的信息感兴趣。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给图像的各个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防技术信息化和飞机工业的设计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了对大幅面扫描仪的要求.该文是在作者参与大幅面扫描仪研制的条件下完成的.该文主要讨论了基于TWAN规范的
本文研究了开发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相关技术,给出了一个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架构。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标准化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组件
该文提出一个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UPS监控系统的实现,在RISC技术的8位单片机(ATmega161)加上以大网接口控制器和一些外扩芯片的硬件平台上,并选择以大网为其运行的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各种旧有应用不断扩充,新的应用不断增加,各IT部门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不同的硬件平台、
数据仓库已被成功的应用到辅助决策中.对于地理上分布的应用和移动应用,可以由中心数据仓库来处理,但是这样可能造成中心数据仓库的过量负载.随着网络的发展,可以在数据仓库
为了获取高效的BP网络学习系统,我们对于BP网络的结构以及影响网络学习性能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特别的是,我们对于BP网络训练技术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设计.BP算法引入
信度网推理是信度网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应用较广的是联合树算法和桶消元算法.联合树算法的主要缺点是空间复杂性高、计算效率低.该论文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新的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