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极流动式热再生氨电池传输调控及性能强化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工业生产中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这些能源损失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排放,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对废热进行综合回收与利用是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中高温余热利用技术已比较成熟,而低温余热资源由于存在回收难度大、初投资高、可用能低等挑战导致其回收率较低,特别是温度低于130℃的低温余热。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 battery,TRAB)作为一种新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投资成本较低等优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TRAB目前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主要原因是其功率密度较低。TRAB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电极比表面积和物质传输的影响尤为关键。为提高TRAB性能并将其用于未来实际应用,采用高比表面积的三维电极尤为必要,但这也会导致TRAB内部传质阻力较大。此外,TRAB中氨的跨膜传输引起电池自放电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由此,本文针对采用三维电极TRAB中存在的以上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分别构建不同电极结构及流动式反应器和三维流化床电极反应器来强化电极及反应器内的物质传输,另一方面探究了TRAB自放电机理,并从膜修饰和反应器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调控氨传输。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三维泡沫电极内传质阻力大的问题,构建流动式反应器并设计flow-over、flow-through和穿透流动等不同的流动方式来强化电极内的传质,并进一步研究了电极孔隙密度和电解液流速的影响规律;(2)立足强化反应器内物质传输,构建了三维流化床电极TRAB,并研究了其产电可行性及稳定性,进一步研究了颗粒大小、搅拌速度和集电器布置的影响;(3)针对阳极氨跨膜渗透导致的TRAB自放电现象,探究了现象发生的机理,分别通过电化学沉积氧化石墨烯修饰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AEM)构建氨渗透阻挡层、构建双层AEM中间缓冲式结构和采用无膜阴/阳极通流式电池结构的方法来调控氨的跨膜传输,以提升电池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流动式反应器设计,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的TRAB产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电极结构会影响电极内物质传输从而影响电池性能。采用穿透电极结构获得最高的产电性能,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22.9 W/m~2。同时发现电极孔隙密度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在孔隙密度低于100 PPI(Pore Per Linear Inch)时,增大孔隙密度致使电极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升TRAB性能,然而过大的孔隙密度会导致TRAB传质阻力增大且电极骨架易被腐蚀断裂,进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最终获得的最佳孔隙密度为100 PPI。电解液流量会影响阳极传质,一定范围内增加电解流量会显著强化物质传输和提升电池性能,但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电池性能不再增加。2)构建三维流化床电极TRAB,强化反应器内部传质,研究了其产电可行性及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泡沫铜电极TRAB相比,流化床式TRAB性能提高了36.5%,这主要是由于反应器内部传质得到了有效强化。同时在15个批次循环中,流化床式TRAB具有出色的可逆性以及热电转换效率。铜颗粒直径对电池的流态化和性能有较大影响,流化床式TRAB的最佳铜颗粒直径为187.5μm。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搅拌速率可以增强传质,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3)探究TRAB自放电机理,并从交换膜改性修饰角度出发调控氨渗透。结果表明,TRAB自放电主要是由氨和氢氧根的跨膜传输导致,其中氨渗透占据主要部分。氨渗透到阴极与铜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混合电位,进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可以将氧化石墨烯均匀有效修饰在AEM表面,修饰后的膜具有更低的氨渗透率,且膜的电阻率没有明显变化,采用氧化石墨烯修饰AEM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氨渗透可被有效抑制。4)从电池结构设计角度出发,进一步对氨跨膜传输进行有效调控。结果表明,采用双层AEM的中间缓冲式结构可有效抑制氨渗透,但会增加电池欧姆阻抗,影响其功率输出。综合考虑电池的性能及氨渗透,提出了性能评价指标(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PEC),其中采用硫酸铵缓冲液的流动式结构具有最高的性能评价。为了实现TRAB未来的实际应用,构建了无膜阴/阳极通流式反应器,在降低电池成本和强化传质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氨渗透。
其他文献
大型机械与重型装备是一个国家极限制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这些大重型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能源、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大重型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型铸锭,然而由于金属材料凝固过程中存在液态收缩、凝固收缩以及固态收缩,因此在铸锭最后凝固的区域往往会产生缩孔、缩松等孔洞型缺陷。当此类缺陷未能在热塑性加工过程中闭合时,就会
学位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水化过程密切相关,其水化速率会因为温度的降低而减缓,提升胶结材低温水化硬化速率对保证低温条件下的施工和应用至关重要。碱激发矿渣胶结材在常温下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又因为碱液的存在而具备低温水化硬化的潜力。目前,国内外关于碱矿渣胶结材低温水化行为的研究较少,难以指导工程应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低温养护(0℃)条件下水胶比、碱当量、水玻璃模数对碱矿渣砂浆早期强度的影响。在
学位
随着优质铁矿石的不断消耗,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成为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已探明的可利用矿石资源中,高铝质铁矿石占了很大一部分,高铝铁矿将成为钢铁冶炼主要的原料。高铝铁矿的大量使用势必会导致炉渣中的Al2O3含量升高,炉渣体系将由现行常规的硅酸盐体系向铝硅酸盐甚至铝酸盐体系转变,课题组前期的系统研究已经证明铝酸盐型终渣的冶金性能是完全能够满足高炉冶炼需要的,但是Al2O3对于高炉软熔带内
学位
高强钢的电阻点焊质量对能否有效实现汽车结构轻量化、高强化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采用Nb合金化以细化22MnB5热成形钢晶粒、提高其强韧性,但Nb合金化将如何影响22MnB5的电阻点焊性能,目前还缺乏深入认识。为此,本文主要围绕Nb合金化对22MnB5热成形钢点焊性能的影响以及焊点失效仿真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高22MnB5热成形钢点焊质量与工艺分析精度。分别制备了22MnB5、22MnB
学位
我国高炉炼铁过程焦炭需求量大与焦煤资源稀缺及地域分布不均的矛盾日渐突出,亟需开发增大廉价弱粘性煤使用量的配煤炼焦技术,生产适宜于高炉冶炼要求的焦炭,缓解钢铁行业燃料供给紧缺、波动大和成本高的问题。煤岩学研究由于其微观性与本征性成为解决该类问题的科学有效办法,但其应用于配煤炼焦技术与焦炭性能研究时,存在原煤煤岩特性对焦化过程影响机理认识不清楚,高炉内焦炭光学组织变化与焦炭性能演变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因
学位
低温多效降膜蒸馏技术具有传热温差小、能量利用效率高和可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的优点而极具发展潜力。水平管降膜蒸馏器作为该技术的关键部件,降膜蒸馏淡化管与喷淋流体之间的传热传质性能是影响海水淡化效能的重要因素。喷淋液滴在圆柱壁面的碰撞过程会直接影响换热圆柱表面液膜的生成,进而对降膜蒸馏的换热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液滴碰撞蒸馏淡化管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流体体积(VOF)法的三维数值模
学位
液滴定向运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液滴控制技术不断发展,通过外加有源场和构建表面润湿性梯度等方式可以实现表面上液滴的定向运动。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控制系统复杂、能耗大、加工技术要求严苛、成本较高等缺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润湿性图案表面产生的非平衡力,并结合液滴撞击的能量,实现了撞击液滴的定向弹跳,使垂直撞击壁面的液滴获得侧向运动的能力。本文利用润湿性光响应表面
学位
CO2是温室气体,又是钢铁工业废气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CO2的循环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冶金工业研究者的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利用CO2的弱氧化性以及低放热性等特点,研究了含钒铁水CO2-O2混合喷吹、CO2-O2复合喷吹模式下的碳钒氧化规律及最佳喷吹比例,理论及实验上证明了CO2可以用于含钒铁水的提钒。本文通过对CO2与含钒铁水作用的热效应、搅拌利用率以及搅拌特性研究,分析CO2在
学位
开放式液滴微流控技术(Open Droplet Microfluidics)是指通过在开放式表面上操控具有微小体积的离散态液滴,将传统实验室中样品制备、筛选、检测等功能集成到一块表面积为数平方厘米的微型芯片上。开放式液滴微流控技术不仅具有传统微流控技术的优点,如试剂量小、操控精确、比表面积大、高度集成化等,同时还具有便于线上分析、兼容性好、避免交叉污染等独特优点,在生物医学、精细化工、材料学和检测
学位
由于世界范围内严峻的能源危机与淡水资源匮乏问题,零能耗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在海水淡化工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受制于该系统中光热转换材料太阳光谱吸收率以及光热转换效率的低下,太阳能蒸发系统的淡水产力与传统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其低倍数的产水速率限制了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可见,光热转换材料的光-热能量转换性能是提升系统整体产水速率的关键问题,而提升光热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对系统中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