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内部结构及应力历史对其弹性模量的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土作为一种典型的颗粒材料,其宏观力学响应由细观特性所决定。为了更好的对砂土颗粒小应变弹性模量进行研究,需要进行宏细观多尺度观察。本文主要对砂土颗粒材料小应变下弹性模量进行研究,将离散单元法作为研究工具,对颗粒材料内部结构信息进行获取,通过均匀场假设及接触刚度矩阵构建,利用内部结构信息对颗粒材料系统弹性模量进行预测,通过与离散元输出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从宏细观多尺度对砂土颗粒材料弹性模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砂土颗粒在小应变作用下呈现出弹性性质,其应力随应变呈现出线性关系。随着加载幅值增大,剪切模量产生退化。小应变剪切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材料初始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说明随着内部颗粒的接触更加紧密,系统的弹性模量会有所增加。(2)通过颗粒内部结构与接触信息,利用均匀场理论可预测颗粒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颗粒材料弹性模量预测值要大于颗粒材料弹性模量真实值。通过颗粒接触单元刚度矩阵构建得到的系统弹性模量可以逼近颗粒材料弹性模量真实值。对于光滑颗粒材料,均匀应力假设不能对系统弹性模量有预测作用。通过桁架分析法得到的剪切模量对真实值有更好的趋近作用。(3)通过均匀场假设和结构矩阵的构建所得的弹性模量预测值随有效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与颗粒材料弹性模量真实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内部结构改变对颗粒材料弹性模量改变会产生影响,通过接触信息与颗粒位置信息对颗粒材料弹性模量进行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砂土颗粒材料真实弹性模量相比于均匀场假设要小。(4)通过细观分析可以对宏观性质进行解释。在对试样进行双轴剪切实验得到的剪切模量小于双轴压缩实验得到的体积模量,在细观上可以解释为双轴剪切路径下内部接触力分布不均匀,接触力的增加值集中在少数颗粒接触。而砂土颗粒弹性模量与均匀场假设得到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别,在细观上主要是因为颗粒接触力变化的差别性及在外部作用下颗粒位置改变差异性。(5)在各向同性应力历史下,随着围压的增大,颗粒之间更加密实,颗粒材料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剪切应力历史作用下,颗粒的结构信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基于均匀场假设得到的弹性模量预测值基本保持不变。但由于颗粒材料各向异性的增加,颗粒材料小应变剪切模量会产生较大减小。
其他文献
地下硐室作为一种全埋式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稳定性问题比地上结构更为复杂。一方面,地震以复杂应力波形式传播,地震波波形复杂且直接作用于硐室围岩,地下硐室在不同类型的应力波特性下的稳定性表现各不同;另一方面,地下岩体分布着非常多的结构面,其会影响地震波在硐室围岩中的传播,特别是岩体破碎形成的断层破碎带往往会引发严重的震害风险,直接影响到地下硐室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应力波与断层结构面对地震
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形式正日益普及,而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营的基本前提。目前,随着紧邻地铁基坑开挖工程的日渐增加,对于基坑开挖影响下隧道结构响应的控制和评估问题正愈显重要。一方面,紧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需要在设计阶段优化确定基坑开挖对紧邻隧道影响相对较小的开挖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的复杂性,紧邻隧道的实际响应需要结合精细化的现场监测和数据呈现平台来全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关于空心楼盖分层厚度检测以及与探地雷达的应用检测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探地雷达应用于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分层厚度无损检测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在总的构思安排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对混凝土墙体构件厚度检测来计算出合理的相对介电常数,通过对混凝土空心楼盖构件的分层厚度检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现场介电常数的测试计算方法。在工地现场,利用已知深度法计算混凝土的介电常
自然界岩体内含有大量如褶皱、节理、裂隙和断层等不连续结构面。这些不连续结构面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极大的影响着岩体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岩体中节理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岩体内结构面张开、闭合和滑移,对岩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损害。应力波在通过节理面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进而导致应力波波幅衰减,波速减慢。研究节理岩体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十分必要。岩体节理分为贯通节理和断续节理,目前学者就节理岩体对应力
历史悠久的南京城,街道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沿街既有建筑,它们存在着外墙破旧、设备损坏、结构受损、环境卫生质量堪忧等问题。拆除重建又存在着拆迁难度大,拆迁对历史文化街区甚至有历史背景的城市具有毁灭性的破坏等问题。中央、江苏省以及南京市地方政府及建筑师开始重视对既有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这一重要措施。中央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给排水工程招标是给排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招标质量对项目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给排水工程相关行业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将更加严格,研究给排水工程招标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把好给排水工程的入口关,有利于全面提升给排水行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招标案例,研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给排水工程招标质量的影响,重点分析关键
在公共建筑中合理地使用蓄能、地源热泵技术,有利于构建经济、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环境设备系统。但是由于目前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评价指标不成体系,这种现象阻碍了蓄能、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弥补评估体系的缺陷,本论文研究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模糊评价理论结合邀请专家评审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建筑环境设备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常规能源式、蓄能、地源热泵技术三
全国各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源地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翻船、上游排污、暴雨等偶发事件时,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是自来水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砂滤池是自来水厂消毒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供水安全至关重要,在不具备增设专门的深度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将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是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措施。按照这一技术路径开展了中试试验和工程应用探索。在700mm原砂滤层上加600mm、700mm、800mm
传统知识指的是世界各地土著和地方社区的知识、创新和做法。根据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经验和适应当地文化和氛围的经验,传统知识代代相传。由于人类活动、不受限制的城市化、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水资源日益激烈、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不规则分布,水资源压力大大增加。水是尼泊尔最大的自然资源,但是只有相对较低比例的总人口可以获得安全和清洁的日常用水。据估计,世界上只有约3%的水是可饮用的,而尼泊尔则
地磁匹配导航是实现水下航行器自主导航的重要导航方式。地磁场测量是地磁导航的基础,针对磁通门传感器中来自环境和载体的随机高幅值磁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干扰检测与完备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降噪方法,提高地磁测量精度;在航行器组网通信的技术基础上,建立多航迹地磁匹配模型,设计多因素对地磁匹配定位影响实验,验证地磁匹配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传统粒子初始化方法会出现粒子密度下降、算法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