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响应性超分子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可以无限制、无止境的分裂增殖,以及容易产生多药耐药性,癌症(cancer)已成为临床上最棘手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如何将抗肿瘤药物定点输送到肿瘤部位并有效释放,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效果,是近年来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热点。基于非共价键的超分子作用的迅速发展,为构建智能性抗肿瘤纳米药物体系开辟了一个新的手段。金属配位超分子作用,是生命体正常活动的关键环节,在生命体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施法自然,本文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易功能化的葡聚糖为基本材料,基于金属配位超分子作用构建了一系列具有p H响应性的超分子纳米载体,并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研究了担载抗肿瘤药物的超分子纳米载药体系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通过酰氯反应将胆固醇接枝到葡聚糖上,再通过EDC/DMAP反应用组氨酸对胆固醇接枝的葡聚糖进一步进行修饰制备了具有p H响应性的组氨酸修饰的胆固醇接枝葡聚糖(HDC),研究了两亲性共聚物HDC的自组装行为。改变组氨酸的接枝率,可以调控DHC胶束粒径大小并实现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担载着重研究了组氨酸接枝率对载药效率的影响。(2)模拟血红蛋白的携氧机理,利用组氨酸(His)与四苯基铁卟啉(Fe-Por)的金属配位超分子作用,构建了一系列金属配位超分子纳米凝胶(MSNs),该纳米凝胶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对肿瘤部位的微环境(较低的p H)具有响应性。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该纳米凝胶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体外的模拟释放实验表明,在p H为7.4的PBS中,48小时后,仅有少量的药物从纳米凝胶中释放出来,而在p H为5.3的PBS中药物的释放量达到80%。这些现象表明:该纳米凝胶具有p H响应性。细胞内实验表明: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载药纳米凝胶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该纳米凝胶有望作为智能型的抗肿瘤药物载体在抗肿瘤的治疗中使用。(3)为了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疗效,在化疗单一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高定向性的组氨酸(His)与(Zn-Por)的配位作用,制备了一种结合化疗(chemo-therapy)和光动力疗(photodynamic therapy)的金属超分子纳米凝胶。在中性条件下,该纳米凝胶可以实现同时包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DOX和光敏剂卟啉,而在肿瘤细胞微酸性环境下,同时释放DOX和Por卟啉,光敏剂卟啉对光具有响应性,能够产生单线态氧,结合DOX的化疗作用共同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化疗与光疗的一体化。体外、体内实验数据表明,具有联合治疗作用的超分子纳米凝胶具有更好的肿瘤抑制作用,治疗效果要远好于单一的化疗治疗或单一的光动力治疗。
其他文献
<正>制法:川乌5g,大黄、冰片、乳香、没药、三七各15g,上六味药粗粉,在500mL95%乙醇中浸泡1周,去渣得酊剂。用法:以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外擦上述药液,每日2次。治疗期间宜清淡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荧光定量聚
日常生活中,发泡材料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使用。目前普遍采用化学发泡剂制造发泡材料。磺酰肼发泡剂因其发气量大,稳定性高,残渣无毒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磺酰肼发泡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国际中欧班列发展迅猛,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与商机。但由于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历史问题突出、宗教矛盾尖锐,国际
<正>2018年7月6日,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的消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中石化)重点探井——川深1井日前钻达井深8 420 m完钻,刷新了四川盆地最深井纪录,标志着中石化在四
目的:为深入研究IFITM3抗禽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建立稳定表达人IFITM3蛋白的A549细胞株。方法:首先合成引物,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CR扩增IFITM3基因,
橡胶制品因其优良的熵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多,橡胶制品废弃物也出现了激增;然而由于橡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大多经过硫化工艺成型且采用炭黑补强,形成了
目的:探讨利用microRNA-199a/b-3p干扰PAK4表达抑制肝细胞癌迁移侵袭的机制。方法:在HEK293T细胞中转入miR-199a/b-3p mimcs和pmir GLO-PAK4 3’UTR,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miR-1
高校网球运动已十分普及,如何提高网球教学质量是摆在高校网球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学生三方面对当前高校公共网球课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