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影响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通常指除T3N1MO及恶性胸水外的临床Ⅲ患者,绝大多数应采取化放综合治疗。常规放疗由于适形性差、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大而限制了剂量的进一步提升,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内的精确放疗(PAR)技术的发展则恰好克服了上述缺点而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通常PAR的实施是以CT定位为基础的,但CT在勾画靶区时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PAR的临床要求。 18F-FDGPET-CT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影像学检查系统,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精确的解剖层面上显示局部组织代谢及功能的改变,通过解剖及代谢信息的互补,准确提供肿瘤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灶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提高了肿瘤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它克服了PET图像缺乏解剖信息和低对比及低分辨率的缺点,并结合4排或目前较为先进的16排螺旋CT所提供的高分辨率、低噪声的断层图像,使患者通过一次检查即可同时获得病变形态学和功能代谢信息,比单纯用PET或CT检查提高了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通常认为没有或只有肺门淋巴结转移(NO-N1)的早期病变可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存在潜在的外科治愈可能,若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则需要在诱导治疗后再给予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或手术+放疗),然后再给予辅助性化疗。有对侧纵隔的淋巴结转移(N3)时则不主张手术治疗,而以姑息性的放疗和化疗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提供的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信息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临床分期为N1-N3MO且同期行CT定位和PET-CT检查的13例NSCLC患者,分别在常规CT条件下及参考PET-CT信息的情况下勾画靶区并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对两种计划进行比较,分析PET-CT对NSCLC适形放疗计划的影响。 13例患者首先在常规条件下进行CT定位,即采用体位固定设施、平静自由呼吸、静脉团注强化剂,然后将CT图像经网络传输至计划系统。由一名放射诊断医师和一名放疗医师分别在肺窗(窗宽1600HU,窗位800HU)及纵隔窗(窗宽400HU,窗位40HU)勾画肺原发病灶及纵隔转移淋巴结(直径≥1cm),分别称为GTVp-CT和GTVn-CT。并勾画肺、心脏、脊髓等周围危险器官,有高年资物理师设计三维放疗计划。 参考PET-CT时由一名核医学科医师、一名放射诊断医师、一名放疗医师共同在定位CT图像上勾画靶区,原发灶的勾画主要以CT图像为主,即GTVp-PET-CT=GTVp-CT;考虑到18F-FDGPET-CT在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CT为高,特别是特异性接近于100%,故对CT上≥10mm但其SUV<2.5者不予勾画,对CT上≥10mm且SUV>2.5以CT进行勾画,对CT上<10mm但SUV>2.5者勾画全部该淋巴结区域(例如第7组),对CT<10mm且SUV<2.5者不予勾画,此即为GTVn-PET-CT。GTV=GTVn+GTVp。肺、心脏、脊髓等周围危险器官的勾画方法同前,由同一名物理师制定三维放疗计划。 CTV和PTV的规定如下: CTV:包括CTVp和CTVn-PET-CT,分别定义如下CTVp:根据李万龙等的研究成果,鳞癌原发灶外放5mm,腺癌外放7mm。 CTVn:CTVn=GTVnPTV:包括PTVp和PTVn,分别定义如下PTVp:根据原发肿瘤位置,在CTVp基础上三维方向上外扩10~15mm(上、中叶)或15~20mm(下叶),以补偿肿瘤移动和摆位误差。 PTVn:在CTVn基础上三维方向上外扩10mm。利用DVH图分别记录每一名患者在两种计划上的靶区体积,包括GTVp、GTVn、PTVp、PTVn;患、健侧肺V20、V30、MLD;心脏D33、D67、D100及脊髓最大受量Dmax,采用配对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由于PET-CT参与导致分期下降者6例(6/13,46.1%),无变化者4例(4/13,30.7%),分期上升者3例(3/13,23.1%);靶区减少者10例(76.9%),增大者3例(23.1%),减少或增加的原因为纵隔淋巴结放疗靶区的减少或增加;但纵隔淋巴结靶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T和PET-CT的GTVn分别为(90.1±62.9)cm3和(84.9±53.5)cm3,P=0.786;PTVn分别为(180.8±95.9cm3)和(152.8±80.1cm3),P=036)。正常组织受量的变化中反映患侧肺受量变化的指标V20、V30、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36、0.011;但健侧肺V20、V30、MLD,心脏D33、D67、D100,脊髓最大受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93、0.115、0.084,0.769、0.779、0.445,0.084。 结论:PET-CT检查信息在N1-N3MO的NSCLC患者中不但可增加分期准确性,并且利用该信息可以更加准确的勾画靶区,正常组织受量(患侧肺)与靶区的增加或减少成正比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会议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