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STM32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在科研及通信工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并还原原始信号发送到终端显示,是数据与外界通信的桥梁及整个系统工作的基础条件。其设计难点在于将数据准确采集存储及有效传输。准确而全面的信息获取对于整个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采集传输系统需求,对典型数据采集传输问题进行分析。纵观工业3.0时代,采集传输系统普遍存在着传输不稳定、实时性差、丢包率高、硬件无法远程升级及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以太网的STM32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方案。该方案硬件部分采用STM32F4系列单片机为处理器核心,通过外接ADC9220采集模块实现对于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以太网传输。同时为了提高以太网传输距离,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外接交换机实现数据的中转与接力,最终在传输终端利用DAC902芯片实现原始波形的无失真输出。软件部分采用Keil u Vision5集成开发环境为软件平台,并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整个系统的设计。主要实现了SPI时序接收和发送、ADC采集和DAC解调相关函数调用及调试工作、Lw IP协议栈移植及DAM控制器如何在软件中实现等。同时为了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处理,将1K、5K等采集的数据通过以太网发送至Lab VIEW开发的上位机,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上传与显示。综上所述,本文先后从以太网和信号采集传输的发展现状、系统总体架构、关键芯片的选取、相关硬件电路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对系统进行阐述及测试验证。实验验证了该系统传输稳定、丢包率低、可实时传输至上位机和示波器。同时还具有可编程、易升级、可扩展等特点。
其他文献
据载,明初工部尚书宋礼重开会通河时,将沿河的四个天然湖泊设置为水柜,干旱时泄水济运,霖潦时收水防洪,以应对该河段水源不稳定的问题。实际上这是明中叶以来河臣建构的历史,但史书及研究者都未加以辨析而直接采用。通过追踪首有"水柜"之称的南旺湖从永乐时的几个自然湖泊至万历年间被整合成为水柜的历程,可以发现水柜是应济运工程的需求,在河臣的规划下逐步成型的,并以此名义排斥湖田,以最大程度保证运河水源。隆庆年间
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探究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微观机理,讨论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下异质性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效果,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得出,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提升主要依靠研究性投资的推动,具体来讲:(1)法规命令类环境规制下,研究性投资更能刺激企业的绿色技术进步,且“阶梯向上”的作用特征明显;(2)市场导向类环境规制下,研究性投资和试验开发性投资对绿
选取2008—2020年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采取逐步回归法检验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通过面板数据多元回归评估不同类型的产融结合对绩效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2)研发投入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产融结合通过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绩效;(3)持股上市类以及综合类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提出建
综述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储氢材料、储氢装置及其应用现状。部分储氢合金已成功用于固态储氢装置中,开发温和吸放氢条件下新型高容量可逆储氢材料是当前研发重点;储氢装置的优化设计可有效改善装置的快速传热特性,安全性能也得以保证,储氢装置已在分布式供能、机动车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但还需进一步实现储氢系统快速响应、安全可靠和高储氢密度的协调统一。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等通信设备通过基站与他人进行通信。但当发生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基站受到破坏,使受灾群众无法与外界通信,对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此时,使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与外界取得通信,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易于部署等特点,尤其适合应用在应急通信网络中,为灾区的群众提供通信服务。本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在灾后应急救援中的快速部署场景,提出了单无人机速
为实现以太网接口与RS422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透明互传功能,设计了自适应数传速度的网口串口数据互传工装。该工装以STM32F407ZGT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单元,设计了RS422接口电路。实验结果证明,该工装能够实现网口与串口双向互传,串口波特率能够达到3 Mb/s, 13小时数据收发不丢包,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延川南煤层气田集输工艺采用平台枝状串联进站,末端管网距离远,扩建产能新井直接串联至已建管网系统,井口回压高、平台间相互干扰,针对来气支线、来气方向或局部回压高的特点,开展区域性技术诊断,找出新井产量不能有效释放的原因,实施区域管网扩容工艺,释放新井产量。在煤层气传统增压工艺基础上,开展煤层气低压抽采工艺技术研究,自主研发煤层气低压抽采装置及控制系统,在降低项目投资、消除平台间干扰的同时,实现平台降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岩黄连总碱(CSBT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检测CSBTA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不同浓度(0.01 g/L、0.02 g/L、0.04 g/L、0.08 g/L、0.16 g/L、0.32 g/L)CSBTA溶液对P.gingivalis进行处理,检测其对P.gingivalis
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技术,采用加热打印基板和低功率慢扫描的打印策略,制备了近全致密、低缺陷的高速钢样品;对比分析了固溶淬火及1~4次高温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对高速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极高的熔融/冷却速率产生了细晶奥氏体组织,解决了高速钢中常见的粗大莱氏体组织和网状碳化物问题。固溶淬火处理后高速钢组织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推进的实践要求、教学关键与保障路径。具有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勤练是教会和常赛的保障,常赛是教会和勤练的延伸的内在关系。实践要求:教会学生是基本要求,经常练习是核心要求,课内外比赛是重点要求。学生运用技能的目标导向、教学方法多元综合运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整体性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导向是“教会、勤练、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