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中国淡水鱼池塘养殖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淡水鱼养殖模式的合理选择是实现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重要步骤。目前中国部分水产养殖主产地区形成了高密度放养单一品种的精养模式并得到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因其可能的资源利用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选择中国鲫鱼主产区江苏盐城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的鲫鱼精养养殖户和具有代表性的鲫鱼混养养殖户为研究对象,从“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养殖污染”三个相互关联的角度出发,采用2014-2015年实地调研的微观养殖户两年短面板数据对该地区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率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综合研究:(1)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特征及年际变化、比较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成本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对衣户选择不同水产养殖模式的经济行为进行一般性分析;(2)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盐城地区鲫鱼精养模式占主导、混养模式缓陧发展的现象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3)构建随机射线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RPF)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水平并探讨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持续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4)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对资源利用效率、养殖环境的影响,为验证前文的实证结果、探讨兼顾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理想养殖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生产要素投入特征上看,精养模式下池塘养殖的饲料投入和总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均显著高于混养模式的相应水平,而劳动力成本则显著低于混养养殖的劳动力成本。精养模式下的养殖户亩均生产收益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2)在两个调研的养殖周期内,养殖户平均成本效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变化有小幅上升;养殖模式对成本效率水平有显著影响,鲫鱼精养模式的成本效率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从养殖主体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实现来说,目前盐城地区精养模式的市场竞争优势更为明显,相比之下,混养模式的成本效率处于相对劣势,但年际增速明显。(3)随机射线前沿模型(SRPF)估计结果表明,产出混合对池塘混养前沿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两个调研养殖周期内,养殖户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变化有小幅上升;养殖模式对技术效率水平有显著影响,鲫鱼混养模式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精养模式。因此从技术效率的角度看,混养模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养殖模式。(4)养殖模式对资源(以饲料为代表)利用效率和养殖环境(以氨氮产量指标为代表)有显著影响。鲫鱼精养模式的饲料利用效率显著低于鲫鱼混养模式,表明鲫鱼混养模式更能节约饲料资源和优质蛋白质原料;鲫鱼精养模式池塘的氨氮产量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表明鲫鱼精养模式对池塘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以上结论为从养殖模式角度发展中国绿色池塘养殖提供了鼓励实施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政策建议。由于水产养殖者总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以零代价或低代价污染和破坏环境而获得更快发展的生产方式可能成为他们的经济理性选择,因此需要政府加强环境管理以引导养殖主体采纳绿色生产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时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快制定并实施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标准。由于单品种的精养模式养殖产生相对较大的环境负外部性影响,因此通过设立和强化养殖主体的排污责任来逐渐影响养殖户对养殖模式的选择;第二,建议水产推广站通过不同渠道加大混养模式的宣传和引导,制定混养模式技术操作规范,并鼓励高校、研究所水产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引导池塘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第三,出台促进养殖户或养殖公司推广混养模式的奖励政策,例如实施水产养殖生物多样性补偿、混养饲料补贴、生态养殖模式保险优惠政策等。
本文选择中国鲫鱼主产区江苏盐城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的鲫鱼精养养殖户和具有代表性的鲫鱼混养养殖户为研究对象,从“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养殖污染”三个相互关联的角度出发,采用2014-2015年实地调研的微观养殖户两年短面板数据对该地区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率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综合研究:(1)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特征及年际变化、比较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成本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对衣户选择不同水产养殖模式的经济行为进行一般性分析;(2)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盐城地区鲫鱼精养模式占主导、混养模式缓陧发展的现象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3)构建随机射线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RPF)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水平并探讨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持续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4)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鲫鱼不同养殖模式对资源利用效率、养殖环境的影响,为验证前文的实证结果、探讨兼顾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理想养殖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生产要素投入特征上看,精养模式下池塘养殖的饲料投入和总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均显著高于混养模式的相应水平,而劳动力成本则显著低于混养养殖的劳动力成本。精养模式下的养殖户亩均生产收益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2)在两个调研的养殖周期内,养殖户平均成本效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变化有小幅上升;养殖模式对成本效率水平有显著影响,鲫鱼精养模式的成本效率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从养殖主体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实现来说,目前盐城地区精养模式的市场竞争优势更为明显,相比之下,混养模式的成本效率处于相对劣势,但年际增速明显。(3)随机射线前沿模型(SRPF)估计结果表明,产出混合对池塘混养前沿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两个调研养殖周期内,养殖户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变化有小幅上升;养殖模式对技术效率水平有显著影响,鲫鱼混养模式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精养模式。因此从技术效率的角度看,混养模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养殖模式。(4)养殖模式对资源(以饲料为代表)利用效率和养殖环境(以氨氮产量指标为代表)有显著影响。鲫鱼精养模式的饲料利用效率显著低于鲫鱼混养模式,表明鲫鱼混养模式更能节约饲料资源和优质蛋白质原料;鲫鱼精养模式池塘的氨氮产量显著高于鲫鱼混养模式,表明鲫鱼精养模式对池塘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以上结论为从养殖模式角度发展中国绿色池塘养殖提供了鼓励实施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政策建议。由于水产养殖者总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以零代价或低代价污染和破坏环境而获得更快发展的生产方式可能成为他们的经济理性选择,因此需要政府加强环境管理以引导养殖主体采纳绿色生产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时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快制定并实施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标准。由于单品种的精养模式养殖产生相对较大的环境负外部性影响,因此通过设立和强化养殖主体的排污责任来逐渐影响养殖户对养殖模式的选择;第二,建议水产推广站通过不同渠道加大混养模式的宣传和引导,制定混养模式技术操作规范,并鼓励高校、研究所水产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引导池塘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第三,出台促进养殖户或养殖公司推广混养模式的奖励政策,例如实施水产养殖生物多样性补偿、混养饲料补贴、生态养殖模式保险优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