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追求到精神探索——对叶芝的贵族观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外众多的有关叶芝诗歌的研究中,对其诗歌中所体现的贵族思想始终没有真正深入下去。长久以来,人们只是从表面上总结了叶芝的贵族观:从小自视清高,向往贵族生活,认为贵族是高尚的,鄙视劳动人民和普通大众,等等。但很少有人真正地从叶芝的诗歌中挖掘他的贵族思想,尤其是叶芝从青年到老年时期,由于其诗风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他的贵族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受爱尔兰著名女演员毛德岗的影响,叶芝自己亲身参加了爱尔兰民族运动,认识了很多民族英雄,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由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有维护贵族文化的一面,因此叶芝在后期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上,贵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认为贵族拥有财富、懂得礼仪,只能在他们之中产生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只有他们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时间创造艺术。在叶芝生活的晚期,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蒸蒸日上,贵族阶级逐渐走向没落,叶芝也慢慢对贵族阶级感到深深的失望,从而转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早年的叶芝就写过一些基于爱尔兰民间传说的瑰丽如梦呓般的仙境的诗歌,比如《被拐走的孩子》、《白鸟》、《梦想仙境的人》和《茵纳斯弗利岛》,这些诗歌中都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生活的向往。1919年叶芝发表诗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标志着其中期象征主义的开始。这个时期的叶芝由于接触到很多上层社会的贵族人士,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因此他的贵族思想也逐渐形成,他在诗歌中描绘了很多贵族阶级的英雄人物,极力歌颂他们的思想和美德,同时把贵族和人民大众进行对比,表现了对普通人民的鄙视。晚年的叶芝试图从另一种更高、更超然的角度来审视和阐述生活、生命和历史,所以他的贵族之梦也升华到了一个由物质追求到精神探索的高度。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后期的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1928)和《拜占廷》(1929),它们歌颂古代贵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征为永恒,是一个脱去了人间生死哀乐的乐园,在那里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都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是诗人所追求的圆满境界。在叶芝心目中,拜占廷王朝是贵族文化最后的荣耀。   本篇论文挖掘了叶芝的生活环境、叶芝的亲人朋友以及与叶芝密切接触的一些人对他思想的影响,不仅详细描述了叶芝三个不同时期对贵族的理解和变化,而且也分析了叶芝诗歌中能体现其贵族思想的象征意象,比如玫瑰、天鹅、猎鹰、拜占廷等。这些意象同时也反映了叶芝不同时期的贵族思想。   总之,叶芝所谓的贵族并不是真正的贵族,而是精神贵族,叶芝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艺术和精神的永恒,这也反映在他的贵族思想上。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语篇连贯的研究深入到认知思维层面,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在这些研究中,主要的分析对象集中在具有明显隐喻表达式的语篇,如短篇散文类。而没有明
《欲望都市》是一本由坎蒂丝·布什奈儿所撰写的文集,被称为美国女权主义的宣言书,拍成同名电视剧后,曾连续四年获得艾美奖、连续五年获得金球奖,受到广泛赞誉。《欲望都市》作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社科研究的文化转向,文学翻译研究的焦点从源语取向转向了译入语取向,研究方法也从规定研究转向描写研究。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渗透,文化翻译逐渐开始
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第一位获此奖项的非裔黑人女作家。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使她能够以特有的视角来审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并以小说这种形式来关
学位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翻译理论领域中,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目的论是独树一帜的一派。作为对传统的“等值”观的重大突破,目的论为翻译实践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然而,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纵观中国学生在自他动词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却发现错误百出。特别是相对自他动词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