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化学与生物膜耦合深度处理受污染地下水中含氮物质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而其日益严重的硝酸盐污染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急需修复、治理和防护。针对地下水生物脱氮因碳源缺乏,现有处理方法各有利弊。本研究提出一种生物质+化学催化耦合载体新工艺,将生物反硝化过程与原电池化学反应相耦合,分别为异养反硝化菌和自养反硝化菌提供充足电子,实现高效脱氮,可为地下水中深度脱氮的实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本研究以自制生物质(biomass)+微电解化学催化(micro-electrolysis chemistry-catalyzed granule)耦合载体(简称B+MC耦合载体)作为处理装置的填充载体,以好氧反应器模拟浅层地下水有氧环境,以厌氧反应器模拟深层地下水的厌氧、缺氧环境,探究其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反应器生物处理启动迅速,均在15天左右挂膜成功。以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及体系内COD、pH值的变化为控制指标,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反应器运行方式等影响因素,研究耦合载体的释碳效率、损失率、经济效益等,在此基础上将工艺进行优化,实现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好氧反应器在HRT=12h、DO=2.0~3.0 m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硝酸盐氮浓度由进水的29.54 mg/L处理到平均浓度2.53 mg/L,平均去除率≥91.24%;厌氧反应器在HRT=14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硝酸盐氮进水的29.54 mg/L处理到平均浓度1.03 mg/L,平均去除率≥96.32%,两反应器出水硝酸盐氮均能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Ⅱ类标准。好氧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02 mg/L和0.03 mg/L,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好氧反应器的出水中氨氮的浓度<0.50 mg/L,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反应器长期运行524d仍保持良好的脱氮效果,并未出现堵塞现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好氧反应器和厌氧反应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内优势菌属具有反硝化功能(如Thiobacillus、Ferritrophicum、Denitratisoma等),部分细菌具有降解纤维素的功能(如Clostridium、Longilinea等)。探讨了反应器内异养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及原电池化学反应等多重耦合关系。本研究可以为受硝酸盐氮、氨氮污染的地下水修复提供更为经济、无需外加碳源或缓冲剂、无二次污染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利用2001~2016年MODIS NDVI及气象数据,基于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淮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并结合降水量数据,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的关键技术是工作面输送机的防滑与液压支架的防倒,论文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介绍了“三软”孤岛综采面回采时对煤帮和顶板的控制
目的 探讨白子菜总黄酮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以白子菜总黄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灌胃,测定大鼠体重和血清总胆固醇
成为"修理东西"的专家在1947年的夏天,江泽民毕业了.尽管握有名牌大学的电机工程学文凭,江泽民还是遇到了找工作的难题.由于无事可做,他和朋友童宗海只能四处打零工.
结合粉煤灰胶结充填防灭火技术在林南仓矿1120工作面老巷的防火实践,阐述了粉煤灰胶结充填防灭火材料的组成及配比设计、充填工艺的实施及其技术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材料的初
<正>1柿圆斑病该病主要侵染柿树叶片,同时也危害柿蒂,发生严重年份会造成叶片提早变黄、脱落,最后枝条变成光秃,只剩下黄色的果实,严重影响树体美观,造成营养流失和树势衰弱
目的针对现有儿童益智玩具中存在的缺乏“益智”性及未完全贴合儿童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结合TRIZ获得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研究模型。方法运
由于牙周病导致前牙扇形散开,前牙散在间隙,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而且随着间隙的加大,牙齿倾斜度异常,咬牙颌力作用点改变,加重牙周损害,最终失去牙齿。作者对6例患者行正畸治疗,关闭
资阳市粮食行业协会通过新华网资阳分频道建立了“资阳粮油网”.其宗旨是:本着“以信息化促进行业现代化”,立足于更好地协助主管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宏观调控,在规范粮油
目的研究宋代造园文化的特征及其与古代女性坐具演进的内在关联。方法以宋代园林的空间布局、使用功能、园林建筑、造园美学、历史变迁为切入点,结合两宋时期的文献典籍、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