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mai1978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便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衍生物而出现。经过近30年的国企改革历程,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一直如影相随,不仅没有逐渐减弱至消亡,而且还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金融环境的演变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从境内发展到了境外。国有资产的加剧流失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数量是惊人的,其危害程度更是令人堪忧。 研究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根本意义,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国有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核心。国有资产流失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非常不利,这是不言而喻的。国有资产流失的加剧从根本上损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市场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逆向作用力,对市场机制形成一种内生性的偏差,损害了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信心,也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不和谐现象。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的国有经济又步入到更为复杂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中去,使得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随之演变得更严峻更深刻了。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找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诸多新老症结,理清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继而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办法,是我们必须着力思考的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本文首先对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从概念层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求对这一问题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从纯粹的字面意义范畴来看,国有资产流失涵概的范围要宽广得多,但实际上,我们还应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理性的界定,这样才能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责任人和监管对策找到现实目标和依据;其二,我们还要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透视分析,应该辨证地看待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通交易行为,不能一概从等价交换角度去判断国有资产流失与否。在国有企业改制这个改革大背景之下,因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不明晰,使得国有资产的交易流通出现了“卖方”缺位现象。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交易过程中,“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难免会出现。如何看待企业改制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原来缺乏生机和活力,濒临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被转卖给私营企业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翻番甚至翻几番的生产能力,这样的企业改制就是成功的,就不能以“国有资产流失了,被低价贱卖了”这个狭隘的层面出发去认识国有企业改制。相反,这样的国有资产转移现象是非常良性的值得倡导的,“国退民进”正是国企改制的主旋律,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国有资产转移到更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环境和模式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所要指责和防范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主要是指从法律上看,由于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有者、出资者、管理者主观上的过错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减少的状态或者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于自然原因如地震、台风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国有资产作为物质的自然损耗,不能称之为国有资产流失。因政治经济体制原因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实践中相当严重,但从法律上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主体不明。如果要追究,这个责任更多地应由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来承担,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法律意义。文章随后对国有资产流失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披露,旨在全方位展示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和惊人程度。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具体数量,目前还并没有一个总量上的准确测算,一些“比较保守”的数据已经令人触目惊心:自20世纪80年代搞国有企业改制试点以来,全国每天流失的国有资产数额就达上亿元,且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势头。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末,全国平均每天流失的国有资产约为1.3亿元,到了90年代则提高到2.5亿左右。1994年全国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有12.4万户,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1亿元,全部资金挂账2206.9亿元,损失与挂账合计达4438亿元,占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全部资产的10.7%。 第三,国企因为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而带来管理混乱,国企领导人贪污腐败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途径;再有,财政性蚕食形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从境外层面来看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其核心环节是外资并购和中外合资经营。因为跨国企业并购和中外合资合作中造成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境外,是我国加入WTO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向纵深发展的新现象,也是本文中笔者重点关注和探究的对象。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理论界盛行“合资至上论”,认为建立中外合资合营企业可以实现互利互惠,尤其是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外商的合营学习到它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中外合资蜜月期的结束,中国改革早期所依赖的上述论调被各种各样的现实所击穿,中外合资并没有让中国企业从外方手中拿到所谓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反而是外商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合作,轻松打入中国市场,并轻而易举地攻占大量市场份额,获得大量的利润。这从一个侧面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到外商手中。另一方面,跨国巨头利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往往与一些地方政府勾结起来,进行违规操作,低价收购我国国有品牌企业,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到境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开放的各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控制,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经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加点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而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截止目前,已经有70%的中国传统本土品牌消失了,胶卷市场被柯达、富士占领,宝洁系列吞没了日化用品市场,南孚电池、活力28洗衣粉等许多民族品派,都在外资进攻下丢掉了阵地。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发现,外资收购中国企业,一般都坚持“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的“三必须”原则,而国外,一个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是绝对不允许外来资本收购的。放任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必然造成重大后果:市场份额大规模流失,使民族产业失去成长的土壤;外资通过并购取得垄断地位之后,价格会暴涨,中国消费者会因此付出重大而持续的代价。另一方面,外资并购加剧了我国近年来的过度引资,造成了目前7000亿美元的过剩投资规模。中国外汇储备扶摇直上,13000亿美圆的庞大外汇储备实际成为官方的流动资金。国内投资市场成了外资“热钱”的乐园。我们的外汇只能被动地出口购买西方债券,赚取5%的利息。而流到西方国家的外汇资金又随着跨国集团返回到国内市场成为新的投资基金,在并购国内企业后,外商不仅把投资连本带利捞回来,而且最低也要拿回10%的利润,这一来一去,跨国集团在那5%利息上实际又多赚了一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说,外资热衷并购我国民族品牌是因为我们对外资并购的审核政策过于宽松。目前我国出台的关于外资并购的条例已经不少,但各种条例最大的问题是,体系散乱,出台部门不一,规定层次较低,实践中亦很难操作,大部分只能算是部门规章,实际政策往往依靠政府部门内部掌握。这也正是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可以跨越外资并购禁区违规操作的一个原因。 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处于亏损状态。而且长久以来,外商投资企业中一直存在着“长久不倒”和“越亏损越投资”的现象,这与正常的商业逻辑相悖。这一“谜局”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国家税务局一名反避税官员判断,2/3.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是为避税而人为制造出来的。近几年来,仅外商投资企业的非法避税,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就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外,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仅1992年全国与外商合资合作的8550家国有企业中,有5000多家的675亿元帐面资产没有经过评估,按45.2%的升值率(有关部门计算的)计算,一年中就流失掉305亿元。 种种现象表明,中外合资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三大弊病就是恶意并购、转移污染和非法避税。跨国公司只会将商品生产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部分,比如组装环节,最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最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环节放在中国,而公司利润和新创造财富的绝大部分将会被跨国公司所拿走。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我们就只能充当打工者的角色。 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国有企业迎来了一个非常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对于引进外资合作伙伴是需要进行仔细甄别的时候了!从近期娃哈哈与达能、武钢与阿尔斯通、苏泊尔与塞伯等一系列合资纠葛中可以看出,外商以抢占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的合资、合营已经逐渐为中国工商界所不齿。 文章接着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诸多内、外在本质原因。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也即客观原因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缺陷——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对国有资产起约束和监督作用并促使国有资产有效运营的机制。并由此带来企业实际经营者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等基于主观因素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文章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会议
期刊
学位
报纸
报纸
高利贷问题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社会问题。一方面,高利贷属于借贷双方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产物,而且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利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衍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暴力犯罪。特别是近几年,各种“校园贷”“裸贷”等贷款形式层出不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欢案”再次将高利贷背后的暴力催收问题引入公众视野,社会上又出现了高利贷应当入罪的呼声。2015年、2017年以
学位
报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