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硅和硫化锌的位错芯结构的理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决定功能,硅和硫化锌的结构决定了他们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只是其导电性并没有金属强,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硅和硫化锌的导电性会增强,所以它们具有半导体的性质。他们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耐高温材料、通信材料、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等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虽然近几年来,二维材料备受关注,并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三维材料的地位。在实际应用中,硅和硫化锌材料所处的环境不可能保持不变,而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关硅材料的脆性与韧性之间的转化问题,以及无机半导体硫化锌的塑性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由于硅和闪锌矿结构的硫化锌都是金刚石结构晶体,包含两套面心立方晶格,在{111}面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滑移系统,即glide和shuffle层滑移。本文主要应用改进后的Peierls模型分别研究了硅和硫化锌中的位错芯结构。主要内容有:(1)半导体硅中的部分位错考虑实验观察到的在高温的条件下,硅的glide层位错在塑性形变中占主导地位,那么,在脆性和韧性转化的温度下,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存在位错从一种滑移层转化成,或者是转化到另一种滑移层的情况,并且这之间如何转化,是一直存在的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能的方案来解释硅中位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脆性和韧性转化中的作用,并且与可靠的实验结果以及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在这些给定的知识状态下,依然很难就此问题得出明确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原子尺度的位错结构与其运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还没有办法实现从原子尺度上观察到位错的运动,而理论预测一直是常用的手段。其中Peierls模型是研究位错结构的最理想模型[1],对位错宽度较宽的位错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是硅中的部分位错宽度很窄,离散效应影响较大[2],所以需要用更符合实际材料的全离散Peierls模型。我们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发现[3],硅的90°部分位错的两种芯重构结构分别可以由理论预测的结果得到。基于该种情况,我们同时也从理论上预测出硅的30°部分位错的另一种芯重构结构,并且由新的芯重构结构得出30°部分位错的部分kink,从而找到kink运动的能量可能最小路径。后续工作中期望能从原子模拟上对该路径进行研究。(2)半导体硅中的螺位错大多数关于金刚石立方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以硅为模型,在高温条件下,也就是在韧性区域中,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分解的螺位错(分解成两个30°部分位错)和分解的60°位错(分解成一个30°部分位错和一个90°部分位错)来决定硅的塑性,其中30°部分位错相比90°部分位错来说,并没有那么容易移动[4],所以认为在高温条件下,硅的塑性主要由30°部分位错来决定。但是在低温条件下,也就是在脆性区域内,有关位错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朗。事实上,在压力限制试验中进行的变形实验表明,位错在低温条件下不会分解,并且发现很多种方向的位错,比如30°位错,螺位错,60°位错,甚至还有没有研究过的41°位错。而且这些位错是在glide层还是shuffle层,还不能确定,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属于shuffle层位错。为了了解glide和shuffle层位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些位错的运动问题。简单的从几何角度来讲,shuffle层的位错比glide层上的位错要容易运动,因为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需要破坏一个共价键,而glide层的位错则需要破坏三个共价键。而且这一结论也通过计算Peierls应力得以证实,即glide层位错的Peierls应力比shuffle层位错的要大得多,其中分解后的glide层位错的Peierls应力比没有分解的shuffle层位错的Peierls应力大一个数量级。但是,在最近的有关未分解的位错的Peierls应力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的范围已超出了误差范围[2,5-8],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明确指出未分解的位错是平面位错还是非平面位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之前研究过的体心立方结构非平面螺位错的基础上[9,10],运用单位长度位错与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的公式[1],推导出等价滑移面呈现任意夹角的四叶结构位错方程,并得出位错芯结构以及相关应力场和位移场。(3)闪锌矿结构的硫化锌中的位错无机半导体通常容易脆,但是最近Oshima等人发现,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闪锌矿结构的半导体硫化锌具有超乎寻常的塑性[11]。他们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硫化锌(ZnS)的室温变形试验,发现硫化锌晶体在光照射下变形时立即断裂。相反,发现在完全黑暗中硫化锌晶体可以塑性变形直至应变为et=45%。此外,变形后的硫化锌晶体的光学带隙明显减小。这些结果表明,硫化锌中的位错在完全黑暗中变得可移动,并且倍增的位错会影响整个晶体上的光学带隙,说明无机半导体本质上不一定是脆性的。在Oshima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对硫化锌晶体进行均匀变形来测量其形变对光学带隙的影响。得出,堆垛层错本身不会导致变形的硫化锌的光学带隙减小,而部分位错可以在位错芯周围具有大大减小的带隙。而目前的计算没有明确地处理实际的位错芯结构,但部分位错芯的这种特定电子结构可能对变形的硫化锌样品的带隙以及颜色产生强烈影响,特别是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这种影响越强烈。本文应用全离散Peierls模型,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闪锌矿结构的硫化锌晶体的glide部分位错的位错芯结构,发现其90°和30°部分位错都存在四种不同的平衡芯结构,并用理论和模拟计算分别算出其对应的Peierls势垒和Peierls应力,发现90°部分位错的B-S芯结构的Peierls势垒(800 MPa)与Oshima等人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该芯结构可能与硫化锌晶体在黑暗环境下超常形变有关。
其他文献
干热岩地热储层埋藏深,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性,为实现经济开采,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基于此,科学家提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的概念,通过人工方法(水力压裂)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地热储层,从而高效、经济地开采地热能用于发电。干热岩储层一般含有天然裂缝且构造应力高,水力压裂缝网扩展复杂,呈现张拉和剪切复合的模式,且存在诱发地震的安全风险。因此,
网络空间如今在我们生活中每个方面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类生活中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等都属于网络空间中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的出现为一些网络攻击提供了平台,一些恶意分子利用网络基础设施来实施网络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网络空间一直受到恶意传播行为的威胁。网络空间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恶意威胁,其中计算机病毒
2015年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高频引力波,这进一步支持了爱因斯坦(Einstein)广义相对论。双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的同时还伴随着电磁对应体辐射,这为天体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窗口。目前针对引力波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主要集中在中高频波段10-4-104 Hz。甚高频引力波的研究尤其是微波频段108-1010 Hz是非常有意义的。宇宙早期的随机引力波背景携带着早期宇宙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容量公共交通设施(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在实现绿色发展路径上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创建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出行体验感?近日,
期刊
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其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微观结构不稳定性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原因之一是无法精确、定量地表征纳米金属的三维微观结构。本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三维晶体学取向重构技术,开发了系列处理三维晶体学取向数据的程序,实现了纳米金属多种微观组织参数的全方位、多尺度、高通量表征。以该技术为基础,耦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原位加载技术,
科学计算是当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常包含了海量异构的计算任务和数据。科学工作流是面向大规模科学计算任务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科学计算复杂度的不断提升,科学工作流的复杂度随之增加,其规模也不断增大,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呈现剧增的趋势。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资源服务模式,它可按照用户需求提供计算、存储等计算机系统资源,并按用量收费。其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能够通过网络以虚拟机的形
本论文旨在提出根据协同结构的概念寻找新型潜在高性能的热电材料,并通过三类银基材料为例指明了实现协同结构的三种不同途径。论文发现了类金刚石赝立方AgIn5Se8、类液态银锗矿相变立方Ag8GeSe6、Ag8SnS6及类黝铜立方Ag6Ge10P12三类协同结构的银基热电材料具有多尺度微结构空间特性和声子非谐性时间特性,可以协同调控它们的电声输运行为,提高热电性能。论文采用传统的熔融退火等合成方法并通过
滚筒式采煤机具有破煤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采煤机传统形式的截割传动系统布置于摇臂内部,在工作过程中,摇臂箱体变形引起齿轮齿向载荷分布不均,易导致传动系统破坏。为提高截割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结构紧凑、可布置于滚筒内部的机电短程截割传动系统。新系统采用多个动力源,通过耦合轮系汇集多个动力源的动力,经行星轮系减速后驱动滚筒转动。机电短程截割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尤其是多个传
网络传播动力学旨在了解和利用网络中各种事物的传播规律。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系统,从宏观系统如通信系统和社会系统,到微观系统如神经系统和细胞系统,都可以用网络来表示,而这种表示方式为人们研究这些复杂系统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途径。随着人类社会日益网络化,网络空间应运而生。网络空间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作恶者实施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提供了捷径,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确保网络空间
随着现实业务和IT服务业的不断融合,各种跨平台、跨行业的信息创新模式催生了更多泛化的Web服务,以满足用户日常应用中的个性化需求。但伴随着服务数量的剧增,用户逐渐面临服务选择带来的巨大挑战。针对用户的各种需求,从服务海洋中选择具有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候选服务,并进一步实现服务组合,完成用户的更复杂的业务流程需求,一直都是服务计算领域的热点问题。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偏好数据,建立用户画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