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路交通用地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发生和进行的主要场所和物质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用地矛盾日渐突出的国情下,人们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认识亦不断加深。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在内的陆路交通系统,在用地上表现为连续性强、占地量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本文以广东省陆路交通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对1985-2005年公路用地、铁路用地进行匡算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和模型,研究广东省陆路交通用地扩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并通过引入不同的区域类型和滞后期处理,分析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和作用时间,试图探讨在广东省这一典型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间矛盾日益突出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在其经济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公路用地、铁路用地的扩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和差异性,及其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本文研究得出,1985-2005年期间广东省两种陆路交通方式的用地扩张在规模、结构和效率等方面差异显著:公路交通用地在规模和扩展速度上都远远超越铁路用地,具有规模和速度优势的城市集中于珠三角外围区域,呈圈层分布;用地等级结构方面,公路、铁路用地都日趋均衡合理;用地效率方面,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铁路用地单位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公路。综合以上各层面的用地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发展阶段和区域类型的划分,可分别将广东省公路、铁路用地扩张分别划分为两时期—四阶段的发展过程,并根据21个地级市交通用地发展与利用水平综合评分,划分为三类用地等级区域(Ⅰ类、Ⅱ类、Ⅲ类)。 通过对广东省陆路交通用地与区域发展双向关系的分析可得,区域社会经济对交通用地的影响作用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Ⅱ类、Ⅲ类区域在影响机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交通用地水平越高的区域,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显著,作用的时滞性越明显。另一方面,陆路交通用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普遍存在时滞性,且在连续两期内其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两种交通用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公路用地影响范围比铁路用地广,前者主要集中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后者则集中于对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其次,公路用地对Ⅰ类、Ⅲ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都很显著,铁路用地的影响作用则主要限于Ⅰ类区域。
其他文献
1969年初,北京西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更显阴森、孤寂。这座名叫什仿的小院看上去虽
城市商圈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是现代文明和经济社会进步的产物。城市商圈的巩固和完善,必将促进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商业、旅游、文化、地产等事业的全面推进。编制合理的“
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高校进行休闲体育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树立休闲体育教育观念、制定
我国现阶段地籍基础数据体系的建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轮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详查),它是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摸清家底为主要目的,基于它所开展的农村地籍管理是以用途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定位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等的飞速发展,移动定位服务、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应用应运而生,包括PDA和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手持终端设备的不
那年秋天休完假回阿里的路上,在葉城零公里处,我遇到了一个老头儿,60多岁,黑瘦,矮小,戴一顶土黄色的渔夫帽,穿一身旧的蓝色运动服,裤子膝盖处破了两个小洞。他背着个一米多高的蓝色背包。背包鼓鼓囊囊,压在他身上像一座小山。司机老王说他要去西藏,这趟跟我们一起上阿里。  叶城的零公里是新藏公路起点,上下高原的人都在这里集结。上山下山的人大致有三种:上山打工找活干拿命挣血汗钱养家糊口的,上山旅游徒步穿越拿
期刊
随着GML 形式数据的大量涌现,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已经成为GML 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GML数据是基于XML 编码的空间数据,它的半结构化特性与传统的关系模型存在着较大
城市空间扩展指的是城市空间在城市居民为满足自身多层次生理心理需求的发展诉求下所引发的规模和内涵的发展变化:规模上表现出建成区地域空间范围的扩大,由内往外向农村地域
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 员,著名医生。1936 年德意志法西斯侵犯 西班牙时,他曾经亲 赴为反法西斯的西班 牙人民服务。1937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 发,他率领加拿大美 国医疗队,于1938年 初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