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雕塑看中国的人文内涵——天人合一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合一思想是深藏于中国古代灿烂辉煌艺术现象之后的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它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确立人性在天、地、人存在规律基础上的合理张扬,它把中国的人文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在艺术上强调的是相融而不是对立,是顺应而不是征服,是升华而不是再现。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各地区域文化特征及儒、释、道等文化精神抽象地揉入中国文化艺术中,它使中国绘画和雕塑艺术超越了客观生理还原之层面,从而闪烁着人文的气质、哲人的智慧,从而确立了东方雕刻艺术的新局面——天人合一。本论文突破了以往对雕塑语言研究方式,而是侧重挖掘把握中国传统纷繁复杂艺术现象背后的总规律,深刻理解中国的天人合一精神就是把握了深入研究中国艺术现象的金钥匙,其中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开放性精神可供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回顾近30年的科学发展史可以看出,发展最快、微小型化最成功的是电子器件。相比之下,非电子器件小型化的速度要慢得多。早在1959年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就提出了“There’s
研究了非球镜面模具直轴超精密磨削技术,给出了非球面镜面模具超精密加工机理、算法原理、软硬件结构、系统实现、工艺分析及实例应用,开发了小型超精密非球面镜面加工系统SGTC
提出一种针对多重模糊图像的恢复算法,以解决航空成像中多重模糊同时作用时的图像恢复问题。对多重模糊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步去模糊对多重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对空间不变模糊的点扩散函数进行合并,减少多重模糊恢复过程的计算误差累计,通过一次解卷积运算实现多重空间不变模糊图像的恢复。对多重模糊图像在分步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噪声进行分析,使用维纳滤波对阶段误差噪声进行抑制,使得恢复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
随着高校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资源的不断增加,使得实验室资源共享、庞大数据文件的存储以及实验室管理成为一个难题。由于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海量
非刚性配准是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光流场模型的Demons算法由于仅依赖图像灰度梯度使图像变形,当缺乏梯度信息时图像的变形方向不能确定,因而容易造成误配准,且该算法只适合于单模态图像配准。本文针对最大互信息配准方法在多模态刚性配准中的成功应用,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多模态图像配准的改进Demons算法。该方法在原有驱动图像变形力的基础上,增加两幅图像间互信息对当前变换的梯度作为附加力作用
综述了过去10年中德国BESSY同步辐射装置在软X射线偏振测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在BESSY同步辐射装置中,有10条椭圆波动器光束线,这可使同步加速器辐射的偏振态从线偏振光(水平或
为了满足许多行业已不仅需要获取物体的三维形貌信息,还需要获取物体颜色信息的现状,建立了三维表面颜色渲染系统,对直接赋色过程中存在的因被测表面几何特性不同而带来的误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反映被测表面的几何特性变化,将被测表面分解为若干子单元,由此将被测表面几何特性的变化视为各子单元与投影仪以及摄像机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述位置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子单元的斜率变化与其入射、反射光强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图像差分算法与特征不变量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通过三帧差值法获得了更完整清晰的目标轮廓,并基于该轮廓信息构造了一个具有平移、大小和旋转不变性的特征不变量;然后提出动态极值匹配法,利用特征曲线的极值信息点进行识别匹配,并动态替换原特征模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目标,显著地提高识别跟踪效率,并且适用于检测运动姿态发生变化的目标。对于分辨率为288×352像素,每像素8位量
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确定区域修正法。给出了确定区域修正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流程,并基于最大熵原理对抛光盘运动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行星运动方式转
目的探讨2012-2016年我国中文青光眼相关文章的整体情况。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对象2012-2016年中文的青光眼相关文献。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生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