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女性的文学活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对于文学的追求和热情,缘于她们丰富而敏感的内心。在传统的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礼法的束缚、观念的阻碍以及偏见的横行,行走在文学之旅中的中国古代女性,小心翼翼而又步履蹒跚。明代中期以来,理学与心学之争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领域内如火如荼的思想大变革,社会对于“真”、“性”、“情”的呼唤与尊重开启了女性文学追求的机遇,进而促进了女性文学创作在晚明的勃兴。这段时期大量涌现的女性作家以及她们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日益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一方面由于此领域研究观念的相对滞后而造成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文献的缺乏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足以反映出晚明女性文学活动的全貌。  本文主要以晚明时期大量出现的女性的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包括对当时女性创作文化背景的揭示,对女性文学创作轨迹及其成果的介绍,对文学女性基本构成及其写作风貌的界定,对女性文学创作情感内涵及艺术表现方式的剖析,对不同性别文化及文本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女性文学/文学女性接受情况的梳理等。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以文献与史实为基本出发点的历史性的描述与分析上,即在尽可能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对晚明女性的文学活动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清理与分析,着重于历史事实的陈述与清理而不仅仅只是性别意义的讨论或揭橥,进而阐明晚明女性的文学活动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为了更好地阐明把握晚明女性文学活动的特点和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晚明士风与女性的文学活动。主要从女教的寖盛、心学的启迪与性灵的倡行、才德之争三个方面对晚明女性文学创作勃兴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揭示激荡在理学与心学冲突之下的晚明社会文化思潮、士人心态与女性文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对女性创作中隐含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  二、晚明女性创作的勃兴与流行。首先从具体的女性作品出发证明晚明女性作家作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并对作品独特的美学风貌、性别认同和角色意义做出论断;其次,对晚明大量女性作品的编辑出版做出编年,并结合社会思潮和文学背景进行文化分析。  三、晚明女性的生活空间与文学活动。女性的生活空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文学表现和创作风貌。本章分别择取吴江叶氏、桐城方氏、柳如是、王微、刘淑英为例,分别探讨有着不同生活遭际的晚明女性在文学创作上所表现出的相同与相异。  四、晚明女性文学接受研究。作品一经产生,即在社会传播,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纷纷扰扰的訾议与赞赏声中,晚明女性的文学创作得到同时代人怎样的看待与评判?本章首先择取若干出现于明末清初的著名女性作品选集,对辑录其中的女性作家和作品一一进行量化的整理与记录,并结合选编者的美学追求和该选集的选录特点,描述某些女性作家作品“经典化”的过程。其次,对出现在晚明的女性诗话做出文学和性别分析,以窥知社会对于女性作品真实的多元的看法。  五、附录。包括(一)晚明女性作家作品刊刻表(二)晚明女性作家小传。
其他文献
如何理解孔子“郑声淫”之论,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时至今日,对于何为“郑声”、“郑声”与“郑诗”有何关系、孔子为何“恶郑声”,以及孔子“郑声淫”与“思无邪”二论
我国铁路第 1座转体劲性钢骨架桥———赣龙铁路吊钟岩特大桥 ,总重量达 30 12t的主拱 ,成功完成 180°的高难转体动作合龙。吊钟岩大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境内 ,桥高 79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出发,全面考察了维柯文化诗学的思想渊源、思想支点、理论蕴涵、美学影响和人文启示。本文认为,维柯将诗作为人类原初的精神方式和一切有生发力的文化活动,代表
学位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21世纪以来的报刊、书籍及网络中出现了许多新词,这些新词的产生速度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时期。新词的大量涌现不仅仅存在于
清代古音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精华之一,古韵分部又是其中最骄人的成果。对入声以及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是古韵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论题。江有诰是考古派学者,但是他对入声以及平入
张爱玲是中国四十年代文坛,腾空跃起的———上海品牌。她见证了新旧交替的历史,为上海沦陷区的租界矗立了一个艺术世界。  张爱玲被称为“书写女性亚文化的集大成者”。本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佩觽》是五代宋初郭忠恕所撰写的一部字书.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佩觽》作了考查研究:第一、参考和查阅了能够见到的各种资料,考订作者生平及其著述.第二、参考《佩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