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感觉定量预测及发病高危因素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时感染水痘一疱疹病毒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进行复制、复苏,对感觉神经及所支配的皮肤造成损伤。带状疱疹初期发作即可引起沿着神经走行的剧烈疼痛和皮肤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睡眠、情绪和生活质量。而带状疱疹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为止各种治疗手段均不能取得良好疗效。
  急性带状疱疹的感觉神经会出现大面积损伤,部分患者外周神经损伤后能够痊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重塑性改变,使得这部分患者在皮疹愈合后,疼痛依然存在。因此,判断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神经纤维的损伤程度,评估带状疱疹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持续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往研究显示感觉定量分析能对神经纤维受损的严重程度进行客观检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常用于多种神经损伤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和对慢性疼痛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助于临床医师综合分析判断病情,动态监测疼痛局部神经纤维损伤的情。目前检测神经纤维功能,已有多种感觉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而能在门诊短时间操作,方便、快速、可重复性强的现代感觉定量方法首选是测定电流痛阈。电刺激感觉定量测定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定量精确,重复性高,组织损伤小,并且可以区分测出痛觉过敏和痛觉减退,更直接的帮助判断神经受损情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感觉定量分析预测其发病的同时,临床资料中的高危因素也不容忽视。国内外研究显示,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疼痛程度、发疹部位等均可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高危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与定论。但是,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总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高危因素,给予及时的关注与重视,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如何使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评估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评估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能否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结合本研究中的临床资料,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回答以上问题是本文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采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作为测量工具,采集了带状疱疹初诊患者身体对称部位的感知阈和痛阈的差异度,结合病史,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感觉定量预测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以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PainVision)为感觉定量测量工具,探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中不同检测指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预测效果,对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200例,年龄18~80岁,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对患者分别进行疼痛区皮肤和对侧镜像区皮肤的感觉定量测定,记录感知阈(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痛阈(pain threshold,PT)、疼痛对等电流(pain equivalent current,PEC)及耐痛阈(pain tolerant threshold,PTT)。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预测PHN发生的CPT%、PT%、PEC%、PTT%的最佳界值,并根据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计算出正确指数,得出四个检查指标中预测PHN相对最有效的检查指标。
  研究结果: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34例患者纳入研究。经过ROC曲线分析得出CPT%、PT%、PEC%,PTT%的最佳判断界值分别为:41.97%、38.87%、38.03%、38.26%,正确指数分别为:0.368、0.587、0.548、0.454;其中PT%的正确指数最高,最佳判断界值为38.87%。
  研究结论:知觉痛觉分析仪检测的4个感觉差异度中,PT%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当PT%大于38.87%时,可以预测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较大,提示测量P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起到预测作用,为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检测依据。
  第二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研究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高危因素。
  研究方法:选取纳入第一部分研究的134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对性别、年龄、发疹部位、是否伴有基础疾病、皮疹面积、自发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天数及发疹天数进行临床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排序。
  研究结果:根据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本研究临床资料中年龄、是否自发痛、皮疹面积及发疹天数四个因素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因素中年龄的相关性最大,其次分别为自发痛、皮疹面积和发疹天数。
  研究结论:在本研究中,年龄、自发痛、皮疹面积和发疹天数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高危因素,影响顺序由大到小分别为年龄、自发痛、皮疹面积和发疹天数。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报纸
报纸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癌症成为导致死亡主要原因,是一个值得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已经是生活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age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乳腺癌亚型的一种,指的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
学位
期刊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