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技术的变迁推动了偶像明星的粉丝群体的出现,群体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行为,并通过此类行为完成对粉丝本身、对偶像、对社会的影响。粉丝行为具有群体性、忠诚性、主动性、生产者/消费者的双重特性等基本特征,粉丝行为即群体的狂欢,群体中的粉丝个体更容易因冲动而不理性的消费,群体也更大程度激发了粉丝的创作热情。 本研究将粉丝行为分为消费行为和文化生产行为两大类。粉丝将购买偶像相关物品作为群体区分和身份认同的方式,消费行为成为粉丝完成对偶像的崇拜和忠诚的最直接方式。粉丝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张,新兴消费中的粉丝电影、粉丝公益、粉丝应援开始出现,丰富了粉丝消费的内涵,进而促进了粉丝社群内部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公益类消费,为粉丝本身以及偶像都塑立了比较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应援类消费让粉丝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偶像推广,巩固了粉丝的忠诚度,也让偶像因此直接受益。此外,粉丝文化生产活动赋予偶像文本更多层面的意义,丰富了偶像的形象,放大了偶像的魅力。通过各具特色的偶像文本解读、小说创作、图频/刊物制作等生产活动,更大范围推广偶像,完成意义构建,向粉丝群体内部以及社会公众,传达了丰富向上的偶像形象;而站子的周边制作和售卖,成为粉丝通过偶像获取利益的最直接方式,进一步鼓励着粉丝的文化生产活动,粉丝也可将获利资金反复运用于偶像相关事宜,促进了偶像事业的发展。 粉丝行为的影响有利有弊,粉丝个体综合素质在行为过程中得以提升,正确向上的粉丝行为(如粉丝公益)有利于偶像正面形象的塑造,而负面行为(如网络骂战)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偶像做出不好的评价。此外,粉丝经济的诱惑让某些生产商过度追求粉丝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而粉丝的文化创作,不仅丰富了粉丝的生活,也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只有正确认识粉丝行为,客观全面的对粉丝的消费行为、文化生产行为进行研究,正视其有益和危害的部分,才能实现市场的配合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