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1铝合金/纯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和Cu因为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能源、交通等领域。Al/Cu复合结构在电力电子行业应用较为广泛,在满足构件服役性能的同时,还能减轻构件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日益发展的现代工业对结构轻量化的要求。但是Al和Cu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采用传统焊接方法难以实现有效或高强的连接。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作为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能耗低、焊后变形和残余应力小等优点,适合异种材料的焊接,逐渐成为Al/Cu异种金属材料连接的研究热点。静轴肩搅拌摩擦焊(Stationary Shoulder Friction Stir Welding,SSFSW)是基于传统搅拌摩擦焊开发的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具有焊缝表面平整光洁、组织分布较均匀等优点。但目前使用SSFSW方法对Al/Cu异种金属连接的研究鲜有报导。本文采用FSW和SSFSW两种方法对4mm厚6061-T6铝合金和T2工业纯铜进行对接,研究了母材相对位置、搅拌头偏移量、焊接速度和主轴转速对焊缝表面和接头内部成形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焊接速度和转速对接头内部宏观及微观组织、接头界面特征、金属间化合物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实验发现,将Cu置于焊接方向的前进侧,Al/Cu异种金属接头容易产生缺陷。将A1置于前进侧,搅拌针偏向A1侧放置,偏移距离1mm进行焊接,FSW和SSFSW方法均可获得成形良好、无缺陷的异种接头。FSW接头的焊缝表面会出现弧形纹特征。由于静轴肩的抚平作用,SSFSW接头表面较为平整光洁,没有弧形纹出现。FSW异种接头中大量破碎的Cu被搅入焊核区并和Al发生混合,形成了组织复杂的区域。在焊核区内检测到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主要包括Al2Cu、Al4Cu9和AlCu相。随着转速的提高,检测到的化合物种类增加,界面处化合物层厚度变大。焊核区平均显微硬度值高于Al、Cu两侧的平均硬度,并在焊核区内出现硬度峰值点。Al、Cu两侧出现软化区,随着转速的提高,软化区面积逐渐增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转速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转速为1500 rpm,焊速为30 mm/min的参数下,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最大(183 MPa),为铜母材的71.8%,断裂发生在A1侧热影响区,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SSFSW过程中轴肩不发生转动,轴肩的摩擦产热和机械搅拌作用受到抑制,SSFSW接头内部组织比较均匀,没有出现Al/Cu大量混合、结构复杂的区域。接头内部检测到的金属间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少,在Al/Cu交界处生成了主要成分为Al2Cu相的过渡层,在界面附近检测到了 Al4Cu9相的生成。随着转速-焊速比的提高,Al/Cu界面逐渐由平滑规则变得弯曲复杂,在界面处形成了叠层复合结构,增加了 Al和Cu的有效连接面积。焊核区的平均硬度值与母材平均硬度值相近,没有在焊核区内部检测到较多硬度峰值点。随着转速-焊速比的降低,SSFSW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在转速为1800 rpm,焊速为30 mm/min的参数下分别达到最大值211.4 MPa和4.8%。最大抗拉强度为Cu母材强度的82.9%,相对于FSW方法提高了 15.5%。
其他文献
车辆重识别(Vehicle Re-identification,简称Vehicle Re-ID)任务作为规模化车辆识别、智能交通以及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技术,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该任务旨在快速检索、定位和跟踪监控摄像机网络中的目标车辆,通过不同的摄像头视图来识别相同的车辆,在给定一张目标查询图的情况下,在候选集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车辆属于同一ID的车辆。在目前的车辆重识别研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住宅产业有了显著发展,居民的居住需求也不断变化。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房价高涨、二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多代共同居住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住宅多样性设计和适应性设计也成为重要的议题。基于这些现象,对三代居户型适应性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三代居户型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梳理国内外三代居住宅设
纳米孔测序技术因其超长读长的优势在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等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其核心是利用碱基序列识别算法解码测序电信号以识别被测DNA/RNA分子的碱基序列。受到测序噪音、均聚物、碱基修饰等影响,目前碱基序列识别的原始错误率约10%~15%。且大多数碱基序列识别算法采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模型进行碱基识别,受循环结构影响,识别速度较慢。为进一步
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 System,简称FEAD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子系统。曲轴作为FEAD系统的动力来源,其扭振会引发FEAD系统的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问题。良好的FEAD系统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传动、提高带的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曲轴扭转振动带来的NVH问题。目前国内关于
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城市与建筑的大规模更新,城市规划用地以及经济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现代发展使用需求的工业遗存被闲置,废弃以及拆除。工业遗存的改造再利用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在诸多工业遗存中,工业构筑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圆形筒仓类工业构筑物因其自身特殊的空间以及结构特征具有重要地位。圆形的平面形式是基于结构理性的产物,相较于其他平面形式具有使用效率最大化的特征,使用也最为广泛,面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传统燃油汽车中的发动机被电动机所取代。过去汽车的振动噪声问题主要是以结构噪声为主,而如今空气噪声问题越来越成为汽车NVH(Noise、Vibratio、Harshness)研究的重点。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是一种在汽车工业常用的方法,本文对TPA方法应用在空气噪声的分析进行了研究:(1)利用两个混响室和一个消音室相连接的系统建立了一
复合绝缘子在电网中被广泛应用,常通过检测温升来评估其运行状态。光纤具有体积小、绝缘性能好和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本文研究光纤布拉格光栅检测复合绝缘子表面温升的可行性,提出搭建光纤温度传感系统,为实验室研究复合绝缘子异常温升提供一种准分布式、可靠便捷的检测手段。首先,在110 k V和500 k V复合绝缘子表面固定光纤光栅检测其温升,与红外检测技术对比,进行了温度标定试验、光栅布置与复合绝缘子温升试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快速和输出功率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最新研究的超级电容器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应用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能量密度的提高,这就需要寻找性能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由于碳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稳定性高的优点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多种碳材料——天然木材、碳纳米管(CNTs)、氧化石墨烯(GO)以及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
车辆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及率越来越高,道路上的车流量逐年增加,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塞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能够有效扩展车辆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但车联网中传输的安全信息对时延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在当前车联网可用频谱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高效利用5G移动通信带外频谱成为车联
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为钢桁架与钢箱梁的组合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这种桥梁形式使得桥梁结构既有钢桁梁的竖向刚度,又有钢箱梁的横向刚度,能改善桥梁整体的受力性能,使跨中挠度减小。本文以某拟建高铁特大桥为工程背景,桥梁跨径布置为72m+72m,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这种钢箱梁桁组合连续梁桥进行受力特性计算分析以及设计参数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