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共分六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论。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交代了论文写作的缘由,指出银行业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的问题已直接危及我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为弥补现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不足,及时消除隐患,资产证券化技术开始被寄予厚望,经济学界与实务界已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探索,法学界也应进行必要的研究,以期指导实践。 正文第一章从分析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现状和特殊性入手,以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考察了巨额不良资产的成因,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十年来处置不良资产的实践作了简单介绍并逐一(特别是其中的“债转股”、“债务重组”和“贷款再出售”)予以评价,指出弥补原有处置方式的不足,资产证券化是较好的选择之一。本章的论述是全文的基础。 正文第二章首先剖析了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和特征,并与最相类似的“担保融资”进行比较,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对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证券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的结论。 正文第三章对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种资产支撑证券的类型,即过手证券与转付证券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从证券化不良资产的选择与资产池的构建、特殊目的载体(SPV)的组建、不良资产的“真实出售”(true sale)、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与信用评级、不良资产支撑证券的发行、资产池的管理与资产支撑证券的偿付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能够从法律层面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运作模式。 正文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首先阐述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与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证券化是当事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寻找法律空隙进行创新的结果,其成长需要法律为之保驾护航;但它同时又形成了对原有法律制度的突破和挑战,并由此推动法律制度的演进。随后,论文从推行的法律依据、SPV的组织形式、SPV的设立主体、不良资产的转让、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税收等六个方面重点讨论了我国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尤其是其间可能面临的法律障碍,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思路。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涵盖了众多法律领域,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构成了一项法律系统工程,需要法学界给予应有的重视。
其他文献
<正>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稳步渐进升值的主要趋势。在国内外投资者普遍对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关于一国本币升值对其股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正>当前,"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中央和地方政策扶持的重点,也是投资的焦点。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高
在我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民办非企业法人广泛存在。该类法人本应归属财团法人之列,然因改制或其他原因,实际成为无公司之名的"公司",非营利性的定性与出资权益实际升
<正> 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除饮食控制外,如何应用有效而副作用小的降脂药物是当前医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文献分述如下:一、山楂:
<正>信用评级业的起源与发展债券市场最早产生于1609年,当时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发行政府债券。而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却产生于300年之后——1909年穆迪公司成立。债券市场独立
教师素质,师德为魂,而教育信念又是师德修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动力,对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生产性连栋温室的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是设计的关键,中国目前主要采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传统的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理论进行结构分析,既不能真实反映出温室这种薄壁小截面结
<正>和谐就是克服失衡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所指的现实战略构想。和谐的对立面是失衡,而严重的失衡就是断裂。可以说,尽管在理论上和谐社会
<正>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发展新时期,进入到了"科学发展"的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戏剧界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