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o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结合形成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平台,在促进社区医疗、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横断面调查,探讨健康管理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
  目的:
  本研究拟提出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热点,找到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集中领域及空白领域,找出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的文献,以期为相关学者开展研究提供方向。
  (2)通过对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行评估,揭示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优劣及存在的问题,为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探讨影响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因素和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1)通过检索1998-2018年的国内发表的社区卫生服务主题的科研文献,研究国内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研究热点和应用领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图谱绘制。
  (2)采用普查的方式对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估,选择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来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指标体系,根据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家评估数据,运用基于改进的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把黄陂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采用综合测度决策模型计算1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灰度聚类系数,从而确定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3)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和PPS的方法抽取10个社区的2475名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其人口学、健康行为、健康素养、健康指数、社区卫生服务和居民满意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估,探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居民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
  结果:
  (1)本研究共筛选出2871篇研究性文献。自2006年起,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章呈波浪式增长趋势。主要发文地区从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少。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而临床医学学科相关高质量文献数量较少。
  (2)在第一阶段灰色聚类分析中,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2个处于弱(差)类,3个处于中等灰(中)类,4个处于较强类(良)、10个处于强灰(优)类,说明在聚类分析的第一阶段,仅依据灰色聚类系数向量的各分量最大值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行分类,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处于上等水平。在经过第二阶段的综合测度决策后,武汉市黄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个处于弱(差)类、3个处于中等灰(中)类、6个处于较强灰(良)类、9个处于强灰(优)类。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收入来源及医疗保险形式是影响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构建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健康状态—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其中KMO值为0.875,说明模型拟合较好。模型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都与居民满意度有直接效应关系。健康素养、健康状况与满意度有间接效应关系。与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相比,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素养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更大。
  结论:
  (1)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发展趋势研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这些研究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
  (2)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个别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水平偏低,要加大对弱类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更多的弱类机构上升到强灰类或较强灰类机构。
  (3)政府要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投资和监管力度,加大对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配置,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将来的干预可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改变健康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及改善健康状况的方式来提高居民满意度。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CC)中具有肿瘤干细胞(CSCs)性质(以下简称干性)的细胞是导致HCC难以根治的根本原因。表观遗传调控涉及到HCC细胞干性特征的维持。紫花牡荆素(CAS)是蔓荆子的一种多甲基类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癌作用。我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CAS具有抑制CSCs自我更新的药理作用。利用GEO数据库进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miR-148a-3p在HCC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对HCC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静态细胞培养模式、三维动态细胞培养模式和体内实验,研究新型姜黄素类似物L50H8的抗卵巢癌作用,并对其作用的相关机制进行探究,为卵巢癌的治疗寻求新的药物选择,也为应用三维动态细胞培养模式进行抗肿瘤药物筛选和评估做进一步探索和论证。方法:首先在二维静态细胞培养模式下,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L50H8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L50H8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学位
钝齿木荷(Schima crenata Korth)为山茶科(Theaceae)木荷属(Schima)植物,大乔木。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尚未见文献报道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前期,本课题组对同属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发现一系列具有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的新三萜皂苷类成分。为了完善和丰富木荷属植物的研究基础,本论文
学位
近年来,农田遭受镉(Cd)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及农产品消费安全。通过筛选高/低Cd累积作物品种并分析品种间Cd累积差异的机制,进而采用农艺调控措施降低Cd在作物中的累积是中、低Cd污染农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种植在Cd污染土壤中的高(Liuye)、低(Quanhong)Cd累积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根际有机酸及根数字表达谱数
学位
CRISPR/Cas9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科研人员建立了各个物种的CRISPR/Cas9系统;对系统的编辑效率、范围和编辑类型及多基因编辑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且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多物种的基因功能鉴定和品种改良等工作。而CRISPR/Cpf1技术是不同于CRISPR/Cas9的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本研究论文主要建立了水稻农杆菌介导的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扩展了CRISPR
学位
纵观历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于传染病传播规律和防控措施的研究始终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动力学模型作为研究传染病的重要工具,模型中的关键项发生率受疾病的传播途径、人类的行为、环境的温湿度、交通、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实际情形选择或构造合适的发生率对传染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对于诸多传染病如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布鲁氏菌病等,易感个体和染
学位
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落后于育种实践,在籼稻和野生稻有杂种优势相关QTL定位的报道,粳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5216A×C418)为最初材料,与母本回交一次后连续自交形成的BC_1F_6重组自交系为基础群体(RIL 167个株系),与母本测交一次形成测交BC_2F_1群体(F_1),以F_1和RIL群体为QTL定位群体。测定分析F_1和RIL群体6个产量
学位
加强典型植被根系吸水过程及其对水分胁迫响应研究对深入理解陆地水循环过程,改善陆面过程模型对水热通量的模拟具有重要作用。为探明不同时期的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针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植株不同生长阶段根系吸水过程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现有主要陆面过程模型根系吸水方案存在的不足,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大型农田土壤水分控制试验场、大型根系观测系统,结合微根管和茎流观测技
学位
本研究以粳稻沈农265(SN265)为母本、籼稻泸恢99(R99)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9群体(RILs)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6年分别种植于东北粳稻区的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SY,N41°,E123°)、西南籼稻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SC,N32°,E104°)、长江中下游籼粳稻交错区的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JS,N32°,E120°)和华南籼稻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
学位
玉米是全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株型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不是通过单株产量的提高。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导致玉米光合效率降低、倒伏严重等,因此高密度种植背景下对玉米的株型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株高是株型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的性状。因此,挖掘株高发育相关基因、解析株高发育遗传调控网络可以为株型改良奠定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玉米基因组中鉴定的与株高发育相关基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