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素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生产上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体及人类活动等方式进行传播,危害范围广,已经对烟草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农业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目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主要措施,然而这些防治措施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抗性诱导技术因其安全、无毒、用量极少,且一般引起的防御是广谱性等优点,成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农业上也有所应用。其中瑞香素属于羟基香豆素,具有杀虫、抑菌和调节生长的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植物抗性诱导剂。因此本研究选用瑞香素作为抗性诱导剂,以烟草青枯病为防治对象,首先评价了瑞香素的诱抗活性,筛选出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有效浓度及最佳使用的方法;然后探究了瑞香素诱导烟草抗病性的机理;最终通过室内和大田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瑞香素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瑞香素显著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降低了青枯病的病情指数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定了瑞香素对烟草的诱抗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瑞香素浓度为2.85mg/L、5.70 mg/L和11.40 mg/L的诱导处理防病效果最佳,三种浓度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17、2.61、2.47,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4.29%、32.86%和36.43%。为了研究瑞香素对青枯菌侵染烟草的影响,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了瑞香素诱抗处理对青枯菌在烟株根部和茎基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瑞香素2.85 mg/L浓度处理的烟株在接种青枯菌10 d后根部菌含量为7.94×10~5 CFU/g,显著低于对照1.70×10~8 CFU/g;瑞香素处理可以阻止青枯菌从根部向茎基部的传导,2.85 mg/L浓度处理的烟株在接种青枯菌10 d后的茎基部菌含量为1.07×10~5 CFU/g,显著低于对照2.34×10~6 CFU/g。为了研究瑞香素诱抗的最佳施用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方式、间隔期和施用次数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瑞香素的最佳施用方法为叶面喷施,最佳施用间隔期为3~5 d,最佳诱导次数为2次。2瑞香素处理诱导烟草防御酶活性的提升,促进烟株根部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为了研究瑞香素处理对烟草防御酶的影响,测定了瑞香素处理后烟草防御酶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瑞香素处理可以诱导POD、SOD、PAL、PPO酶活的升高。其中,POD酶活在处理12 h达到最大值,此时瑞香素处理的酶活约为对照的3.56倍;SOD酶活在处理10 min达到最大值,此时瑞香素处理的酶活约为对照的1.88倍;PAL的酶活在处理1 h达到最大值,此时瑞香素处理的酶活约为对照的1.51倍;PPO的酶活在处理12 h后达到最大值,此时瑞香素处理的酶活约为对照的1.82倍。为了测定瑞香素对烟株根部木质化的影响,测定瑞香素处理以后烟株根部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瑞香素能够促进烟株根部木质素含量的升高,提高烟株的防御能力。其中,处理4 d后,瑞香素的木质素含量提高了1.33倍;处理5 d后,瑞香素的木质素含量提高了1.39倍;处理6 d后,瑞香素的木质素含量提高了1.44倍;处理7 d后,瑞香素的木质素含量提高了1.54倍。3瑞香素主要通过烟草茉莉酸途径激活烟草抗病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瑞香素处理后烟草叶片的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瑞香素处理后烟草叶片中水杨酸含量下降,在10 min、6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降低了1.33倍、1.34倍。瑞香素处理后可以迅速提升烟草叶片中茉莉酸含量,在10 min、6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56倍、1.36倍。瑞香素处理后可以提高烟草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在6 h时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1.34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了瑞香素对烟草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瑞香素处理6h、12 h和24 h时,PR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4.60倍、20.34倍和27.53倍;瑞香素处理在6 h和12 h时,NPR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抑制了2.23倍、3.65倍;瑞香素处理在10 min、6 h时,JAZ3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抑制了31.59倍、9.19倍。植物激素含量测定与抗性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证明了瑞香素诱导抗性主要是通过茉莉酸途径去触发防御,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4瑞香素对室内及田间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控病效果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瑞香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瑞香素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在接种16 d时,瑞香素浓度为2.85 mg/L和11.40 mg/L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20%、46.56%,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瑞香素浓度为0.714 mg/L处理防治效果为15.27%,低于BTH处理的25.95%。大田实验中,瑞香素2.85 m/L浓度处理在发病高峰期(7月30日)的相对防效为69.9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防效,而0.71 mg/L、11.40 mg/L浓度处理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3.65%、57.06%,与对照药剂INA和BTH处理的相对防效57.63%和32.77%相当。
其他文献
糖基水解酶家族1(Glycosyl hydrolase family 1,GH1)是一类重要的β-葡萄糖苷水解酶,参与β-D-葡萄糖苷的水解并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其在蚜虫中主要分为芥子酶(Myrosinase,Myr)和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 phloridin hydrolase,Lph)两类。Myr可水解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产生异硫氰酸酯等;Lph可以水解类
学位
特鲁螨属Trouessartia是羽螨总科特鲁螨科11个属中物种最丰富的一个属,该属寄主特异性强,世界广泛分布,全世界已报道128种,11个种团。但是该属自研究以来,存在形态描述简单、存疑种厘定困难,多数种类难以归入种团等的问题,同时我国对于该属的研究十分滞后。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特鲁螨属羽螨的生物多样性,厘清某些存疑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以采自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鲁螨属羽螨为主,采用光学及电
学位
绿野螟属Parotis Hübner,1831和多斑野螟属Conogethes Meyrick,1884是斑野螟亚科Spilomelinae绢须野螟族Margaroniini中在中国分布种类较多的两属,同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总科Pyraloidea草螟科Crambidae。本文概述了两属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提出了其在分类学上存在的问题,对两属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系
学位
赵家湾—欧阳山地区位于阳新岩体的西南缘,目前已发现两个矽卡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阳新岩体主接触带或围岩旁侧的大理岩捕掳体内,控矿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区内NW向断裂和褶皱构造分别控制着阳新岩体的边界和地层的展布,主接触带构造、捕掳体构造和大理岩层间破碎带进一步控制着矿体的具体产出部位和形态。文章在总结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作用,分析了阳新岩体深部岩浆岩
期刊
姬蠊科Ectobi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1865是蜚蠊目中种类数量最多的类群,世界广布。其中姬蠊亚科Blattellinae物种丰富,在我国分布广泛,有些属种仅凭借形态特征难以准确鉴定。系统学研究方面,姬蠊科的并系问题、姬蠊科各亚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现有研究中存在争议,同时姬蠊与硕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也没有定论。本文一方面运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姬蠊亚科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学位
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是一种严重威胁柑橘产业的害螨。因其发育历期短、繁殖力强,柑桔全爪螨已对多种杀螨剂产生抗性。田间害螨防控包括化学、生物和物理机械等方法,而柑桔全爪螨防控最常用的是化学防治,如灭螨醌、苯丁锡、噻螨酮、精油、哒螨灵、螺螨酯、唑螨酯等广泛应用于田间柑橘全爪螨防控。然而,这些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带来了严重的抗性问题,而且也造成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当前害螨防控聚
学位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农业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多食性害螨,目前对朱砂叶螨等农业害螨的防治手段主要是以化学杀螨剂为主。由于朱砂叶螨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体型微小、孤雌生殖等特点,导致朱砂叶螨抗性问题十分突出。甲氰菊酯是目前防治朱砂叶螨的常用药剂,目前商品化的甲氰菊酯都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存在,即R-甲氰菊酯:S-甲氰菊酯的比例为1:1,因此有关朱砂叶螨对甲氰菊
学位
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一种严重危害果蔬生产的农业害虫。瓜实蝇繁殖能力强,危害地域广泛,其成虫产卵于果实内部,孵化后幼虫取食危害,造成落花和落果。精巢是昆虫雄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后代的繁殖和发育联系紧密。基于生殖相关的害虫防治新技术和新靶标发掘一直是昆虫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热点。精巢特
学位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果蔬害虫,其繁殖力大、适应性强,使用传统化学药剂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寻找新型绿色防控靶标迫在眉睫。桔小实蝇是典型的r对策昆虫,雌虫一生可以产900~1600粒卵。通过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桔小实蝇卵巢发育阶段全转录组文库发现,miR-318在桔小实蝇卵巢中特异性高表达,然而其是否调控卵巢发育及其调控机制尚
学位
须野螟属全球已知29种,中国记载10种。该属种类存在明显的雌雄二型现象,差异主要体现在雌雄个体的下唇须和头顶形态不同,部分种类翅面斑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雌雄二型导致很多种类至今还只有单性的描述。本文依据形态特征和DNA Barcode对须野螟属Nosophora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发现须野螟属Nosophora有4个种的下唇须、雄性头顶形态与属征不符,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抱器瓣以及雌性外生殖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