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违规、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ny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违规一直是各监管机构查处和打击的重点之一,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企业违规行为却依然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企业的违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企业违规行为会扰乱市场秩序,并给投资者及其他涉事企业利益相关方带来损失,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众多学者的研究指出,企业的违规行为不仅仅会对企业的市场表现产生冲击,其对于公司自身发展也十分不利。而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管薪酬在企业违规后是否会受到影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由于企业高管可以通过各种的渠道获取到相对更多的信息,其可能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违规的发生。而为了缓解企业因违规行为造成的声誉损失,企业在出现违规行为后,势必会对高管进行处罚,而由于高管变更可能带来的巨大成本,企业很可能会对高管采取降薪的措施。通过对之前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我们发现目前关于企业违规产生经济后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层面,而对于违规给高管产生影响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高管变更上,即企业违规会显著增加高管发生变更的概率。虽然也有少部分学者研究了企业违规行为给高管薪酬带来的影响,但研究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对某个特定职位的影响。本文则将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企业违规对企业高管整体薪酬水平的影响,以丰富对于企业违规产生后果的研究。另外,在研究企业违规与高管薪酬相关问题时,高管权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企业高管在薪酬计划的制定及执行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在出现违规问题时,高管很可能会利用自身的权力来最小化因薪酬降低带来的损失。本文因此增加了高管权力这一变量作为调节变量,以探求高管权力在企业违规给高管薪酬造成影响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提供上述理论推断的实证依据,本文选择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违规对企业高管薪酬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并引入高管权力这一变量观察其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期对企业违规、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有更为完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文章结构,本文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对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全文主要思路。接下来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企业违规的经济后果、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的有关文献。总结之前学者的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大多是研究企业违规对企业市场表现或经营状况的影响,而对于违规给个人层面带来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根据对委托代理理论、声誉机制理论等理论的分析,提出了文章的假设。本文接下来对提出的两个假设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模型,以2003-2019年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回归检验。在主假设检验的基础之上,本文还从企业性质及违规严重程度的角度进一步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一系列检验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在出现违规行为后,公司高管的薪酬会出现显著的下降。(2)由于高管在薪酬的制定和执行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上市公司高管的权力越大,其薪酬水平受到企业违规的冲击越小。(3)从企业产权性质的角度看,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出现违规行为后,其高管薪酬下降程度更低。(4)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企业违规的严重程度越高,其高管薪酬下降的幅度也越大。本文从高管个人薪酬的角度研究了企业违规的经济后果,丰富了企业违规经济后果问题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考察企业违规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拓展了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另外,本文还深入考察了管理层权力的调节作用,丰富了与管理层权力相关研究的理论文献和经验证据。从现实角度看,本文可以为约束高管行为、确保公司合规经营提供实践依据,为上市公司合理制定高管薪酬计划、丰富薪酬决定因素提供实践参考。文章具有以下几个创新之处:首先,不同于以往大多数文献选择企业违规对企业层面影响的问题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企业违规行为在个人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以一个相对独特的视角对企业违规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本文还创新性地考察了“管理层权力”在企业违规影响高管薪酬的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最后,由于在之前关于企业违规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将所有的违规行为均视为同一冲击事件,而没有对企业违规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因此相对比较粗糙。本文为了使结果更有意义,在对主假设进行检验后,进一步对不同严重程度的企业违规给高管薪酬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问题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如何控制污染、治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大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制止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逐步完成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政府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绿色信贷政策正是其中之一。2012年银监会制定并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下文简称《指引》),明确要求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环境风险做出有效的评估,合理配置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等政策逐步落实,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特别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同时也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贡献力量。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益突显了对人才的需求,聚集优秀人才是为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下,国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归跟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全球减贫事业也因此遭受了重创,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疫情防控的同时,难以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返贫现象不断增加。中国作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上市公司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
如何应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缓解企业的流动性困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当企业通过完善流动资金管理政策、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等进行自救收效甚微时,急需政府及金融部门等通过金融救助方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但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资金在金融机构空转的现象:在央行释放较多流动性的同时,中小企业依旧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为了让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建立专项建设基金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向贫困地区转移了大量公共资源,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制定扶贫政策,以努力确保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进行全面且精准的扶持,通过持续多年的耕耘,贫困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扶贫政策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公共政策,它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公共资源再分配行为,以期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随着扶贫工作向贫困难点、痛点问题的深入推进,扶贫政策执行受制于外界环境的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剧烈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相关研究表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能够准确、明晰的确定组织内员工的工作界限,让员工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中,带来更长久发展的企业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复杂的竞争环境,成为企业转型的重点。因此,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主动性行为,使他们做出更多的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将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表现出较高的组织主人翁行为显得格外重要。儒家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在中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财富不断累积起来,对资产保值增长的需求也日益加强。尽管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相较于域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当前,我国的资产管理业立法不完善、监管制度存在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深入发展,导致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中的金融风险持续增加。本文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立法状况进行比较,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法律体系进行梳理,并就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完善,许多遭遇经营困难的公司通过进行资产重组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方向设置正确的重大资产重组可以改善公司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而盲目跟风只会让企业遭受更多损失。近年来,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使得我国航运企业面临发展困境,Z公司作为我国航运业国有控股企业,因受到航运业低迷的不利影响,公司经营乏力,财务压力逐渐增大,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Z公司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实现扭亏为盈,在混合所有制改革
环境保护税源于排污收费制度。我国于1979年开始排污收费试点。通过收费这一经济手段促使企业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如执法刚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该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排污费改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是否应当由税务部门开展对环境保护税征管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2016年12月25日,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法》正式颁布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在全新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银行应该如何优化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更高品质的服务需求?本文希望通过对Z银行S支行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探讨在与新时代交汇过程中,银行业如何通过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获得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更高质量需求。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才是银行业盈利增收、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以往的学者对服务质量理论知识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