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查干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塔拉断裂构造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储层为典型的低渗透型砂岩油藏,具有多变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储集空间结构和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等特征。加深成岩环境特征、储层发育制约因素及孔隙演化过程的认识,是研究区低渗透含砾砂岩储层勘探开发的关键和开采技术创新突破的前提。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北部陡坡带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储层成因及致密化过程为研究重点,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RD衍射、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方法,开展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储层成因、储层孔隙恢复的研究。论文取得认识如下:(1)明确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研究区腾格尔组沉积时期对应于湖盆强烈陷期,从而形成多物源、近物源、相变快、相带窄的扇三角洲含砾砂岩体。此类砂体的碎屑组分复杂、结构成熟度低;岩石类型包括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石英砂岩;残留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为主;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特征。(2)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多重成岩环境演化序列在成岩作用和成岩流体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体储层成岩环境演化序列。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B期,期间发生三期油气充注,经历了早期碱性与埋藏成岩期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早成岩A期,沉积地层水呈弱碱性,成岩现象主要为压实排水和泥晶碳酸盐胶结;早成岩B期,第一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有机质逐渐成熟形成了短暂的弱酸性成岩环境,成岩现象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随后转为碱性的成岩环境发育早期碳酸盐胶结和部分长石加大,期间发生第一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有机酸控制的酸性成岩环境,碳酸盐及长石质矿物受有机酸的影响发生溶蚀,形成的粒间或粒内溶孔改善了储层物性,同时见石英加大和自形晶体,期间发生第二期油气充注;中成岩A期末,随着有机酸浓度逐渐降低,转为碱性成岩环境,石英和高岭石发生溶解,同时晚期碳酸盐胶结发育,为第二次酸碱交替成岩环境,期间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部分石英发育加大边;中成岩B期,有机酸逐渐被消耗,成岩现象为晚期碳酸盐胶结、黄铁矿、伊利石及绿泥石组合特征,证实成岩环境转变为弱碱性并持续至今。(3)明晰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沉积组构和沉积微相等原始沉积条件为研究区腾格尔组储层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确定了砂体成因类型。成岩作用的差异性是决定腾格尔组储层特征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压实或胶结等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促使长石或岩屑颗粒形成次生溶孔,提高了储层孔隙度。长石储层和岩屑储层的成岩作用演化模式呈现差异,前者表现为强胶结、弱压实、中溶蚀,后者表现为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蚀。构造作用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构造高部是研究区腾格尔组油气藏形成的关键。(4)查清了研究区腾格尔组成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平原的成岩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强度中等至强、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弱至中等,储层物性极差;查腊格地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均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储层物性差,为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桑合地区和古尔地区扇三角洲前缘河道间薄砂层、分流河道主砂体侧翼发育强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差;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发育少量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较好;桑合地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远源浊积扇等各粒级净砂岩发育中等压实作用、弱至中等胶结作用、强溶蚀作用的成岩相,储层物性最好。(5)首次定量恢复了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区腾格尔组含砾砂岩储层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致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沉积埋深小于1100m,早期弱碱性成岩环境石英溶解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1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5.37%;埋深范围为1100m~1300m,长石颗粒等溶蚀作用贡献的增孔量为0.90%,石英加大作用造成储层减孔量为1.20%;埋深范围为1300m~1500m,溶蚀作用增孔量为2.60%,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储层损失孔隙度2.78%,埋深1500m~2000m,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5.08%,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为3.34%,石英和高岭石溶解增孔量为0.45%;埋深2000m~2500m,压实和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为1.21%,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增孔量为1.74%;溶蚀作用增孔量0.30%,胶结作用减孔量0.22%。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油气地震勘探的目的就是寻找国家需要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国内地表相对简单地区的地震勘探程度已经很高,复杂地表区逐渐成为了油气资源的的战略接替区。复杂地表指的是地表起伏大、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低于下伏地层、岩性复杂多变的地壳的极浅表层,常见的有复杂山地、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巨厚黄土塬、滩涂水网等。复杂地表给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地震资料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地震波能量衰减
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之一。随着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相继发现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碳酸盐岩油藏在我国的开发潜力逐步增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岩溶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与砂岩油藏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生产动态所反映的油藏内部规律也难以用常规油藏动态方法手段来识别。但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与油藏的储集体类型和底水特征是具有内在联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由于其储集层埋深大、超致密、非均质性较强等致使勘探难度大。在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发现储量最多,但投入规模开发少,早期对须二段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裂缝型储层认识上,但近年来,在川西、川中等地区须二段钻井中均发现了孔隙型储层(包含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具有聚集较大规模储量和气井稳产潜力。因此,弄清须二段致密砂岩中孔隙型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