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朓是萧齐时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且在中国诗歌史上居于枢纽位置。关于谢眺其人、其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谢朓诗歌意象研究相对薄弱,故本文立足于谢眺诗歌文本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谢朓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谢眺的个人经历,对谢眺诗歌意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努力揭示意象背后谢眺独特的情感和人生体验。全文除绪论和结尾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谢眺诗歌意象考察。本章先运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将谢眺诗歌意象主要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类,并统计主要意象出现的频次,以此把握谢眺运用意象的偏好,这是全文写作的基础。其次选择自然意象中的“水”意象、人文意象中的“窗”意象和“琴”意象作为典型意象予以分析。通过分析这三个典型意象,我们能更清楚地把握谢朓诗歌意象的情感指向,以及谢朓诗歌意象对传统意象的继承和自具锤炉的创新。最后,结合萧齐时代背景、谢眺性格等因素,简要分析小谢诗歌意象形成的原因。第二章谢朓诗歌意象的特征。此章首先将谢朓诗歌意象与元嘉诗坛的谢灵运、鲍照诗歌意象进行对比,得出谢眺诗歌意象具有省净和柔和化的特征。省净的特征指小谢改变了元嘉诗坛以摹形写色的方式创造繁复意象的写法,转而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入诗,诗歌意象显示出少而能多、以少总多的特色。而柔和化特征指谢眺往往采用立定的视角眺望景物,不再过度追求再现景物明丽的颜色、局部的细节、棱嶒的轮廓等,因而诗中意象具有朦胧、柔和的特色。其次,本文以永明十一年为界,动态地考察谢眺前后时期诗作中意象的特点,认为直到永明十一年后,小谢诗歌意象才真正成为高度个性化的意象。第三,结合前文论述的省净、柔和化特征,本文又进一步论述了谢眺诗歌意象特征与谢眺清丽、萧散诗风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谢眺诗歌意象的组合与安置。本章分为两部分,其一,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在前人意象组合方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谢眺诗歌的具体情况,本文将谢朓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为平行型、直线型和环形型三种组合方式。认为在咏物题材中,谢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以环形型为主,辅以平行型和直线型。在非咏物题材中,直线型和平行型意象组合方式占绝对优势。其二,分析谢眺诗歌意象位置的具体安置。诗歌分篇首、篇腹、篇尾三个部分。谢眺诗歌一直以工于开端而著称。本文从意象的角度出发,将谢眺诗歌开端与同代诗人诗歌开端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更能明了谢朓在诗歌开端上的用心。自钟嵘诟病谢眺诗歌“末篇多踬”以来,学者们对小谢诗歌末篇是否多踬、为何多踬,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看法。本文在具体考察谢眺诗歌末篇意象的基础上,认为谢朓诗歌结尾确实存在情调单一的问题。但谢跳诗歌结尾经常采用典故意象,韵味悠长。并且结尾的意象,和诗歌上文照应。因此,就单篇而论,谢朓诗歌堪称完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