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辉发部南迁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扈伦四部是明代东北地区势力比较强大的女真部族。他们的前身都经过了漫长的举部迁徙过程,由世代居住的地区辗转向南移动,逐渐靠近开原地区,最后近边筑城定居。随着他们南下的脚步,其与明朝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对东北地区的局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努尔哈赤所灭后,融入建州女真,成为清代满族主体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扈伦四部南迁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明代东北地区的局势问题,也同样关系到满族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问题。但是由于明清两代文献记载简略等因素,现代学者对于扈伦四部史的关注稍显不够。辉发部是扈伦四部之一,对于他的南迁过程,清代史料仅有简要描写,为了了解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细致探讨此过程显得非常必要。然而“辉发”这个称呼不见于明代史料,清代史料记载又非常简略,因此讨论明代的辉发先世世系成为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经过比较发现,明肥河卫首领世系与清史料中辉发世系极为相似。此后,再依明史料中对肥河卫的记载,比定其大致活动范围,最后依据时间线索串联成其南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在南迁过程中的落脚点并未建城,因其当时还是逐水草而居,所以目前只能比定其活动的大致区域。清代史料认为辉发始祖是星古力,世居尼玛察地方,此记载的真实性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辉发先世的信史始自哈合察领立肥河卫,地点在今松花江支流的蜚克图河流域。明正统以后,部众离开这里,辗转来到“张”地,而后在齐讷根时期迁居辉发河流域筑城定居,自称贝勒,形成辉发部。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努尔哈赤所灭,部众分散到各地,最终融入清代满族之中。辉发部以及整个海西女真的南迁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明朝建国之初,非常重视东北地区的稳定,因此采取非常积极的政策安抚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这也为整个明代对奴儿干地区的政策定下了基调。女真人通过马市贸易及朝贡贸易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益,这从本质上大大提高了女真人南下的积极性,这些经济实惠也成为了其南下的本质动力。肥河卫建立之后,遭到了来自蒙古势力的侵袭。先是阿鲁台东进,再是与兀良哈三卫大战,而后又遭到瓦剌部的侵扰,肥河等卫虽有不同程度的抗争,但终被迫南下,可以说,蒙古人的入侵直接推动了肥河等卫海西女真人的南下进程。
其他文献
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以其创作的专业性、形式的伴奏与声乐的并重性、内容的文学性、风格的幽雅性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深刻寓意和高雅格调的音乐艺术形式。我国的艺术歌曲发
山东省,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时至隋唐,山东依然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然而,山东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隋代,文帝“开皇之治”的开明统治,使山东地方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扶风班氏家族的发展与迁徙相伴随:从楚地到楼烦,再迁至长安,至定居扶风,后虽注籍扶风但家族成员长期供职于京兆。班氏家族在迁徙过程中逐渐走入权力中心。班氏成员在家族的发展过
期刊
10月10日下午,中央巡回检查组听取了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汇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张少农汇报了我省开展先进
1967年爆发的“六日战争”是以色列社会的分水岭,它激活以色列社会多种变化的因子,战后的以色列社会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六日战争”后以色列社会生活
期刊
期刊
思南县胡家湾乡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实际出发,有效推进活动进程,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首先建立“党员学习日”制度。为便于驻村督导组督促、乡党委指导、村支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