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凇雾凇形成机制的观测和冻雨模式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分为研究雨凇雾凇形成机理,先分析了贵州省1990年和1991年的雨凇雾凇历史资料,重点以分析贵州冬季雨凇雾凇多发期的月平均温度和雨凇雾凇出现时雾微物理特征为主。比较了雾中有无雨凇雾凇时雾滴的尺度大小和含水量变化等,得到了如下结论:   (1)雨凇雾凇的形成主要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有关,风速风向对雨凇雾凇和电线积冰形成的形状和方向产生一定影响。   (2)有无雨凇雾凇的出现对平均雾滴谱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分析雾滴的平均直径、体积中值直径、含水量和数浓度等雾微物理特征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发现仍有不同。出现雨凇雾凇时,滴谱特征量的最大值要小于没有雾凇出现时的特征量最大值,而其最小值却要大于后者的最小值。在这一次的观测中,在有雨凇雾凇的天气里,雾滴谱的起伏变化幅度要相对较小,而只有雾出现时,变化幅度要大一些。   本文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2009年1月15日至3月5日观测期间湖北恩施雷达站的两次冻雨过程。以分析冻雨发生时的探空层结演变和雨凇雾凇发生时的雾滴谱为主。冻雨出现时的层结一般为有逆温层出现,上下冷,中间暖,近地面温度低于0℃且冷层较薄,暖层高于0℃,冷层与暖层搭配适当。以层结面积法为基础,根据典型冻雨层结模型建立层结统计模式,分析历年大气层结资料,得到冻雨发生前后的层结演变,进而得到冻雨发生时的大气层结统计模式和预报模式。   统计模式以作冻雨过程中分析层结演变为主,分析了从地面到高空冷层和暖层的高度、厚度以及暖层的最高温度和冷层的最低温度,冻雨发生前后层结的演变可作为预报模式的基础。预报模式结合实测MICAPS资料以及冻雨过程中的层结演变预报未来24小时的冻雨发生概率,利用观测所得到的雾微物理特征量资料,分析雨凇雾凇的形成原理和冻雨过程中雾微物理特征量。与第一部分分析的贵州资料得到的结论一致,有无雨凇雾凇对雾的微物理特征量平均状况影响不大,但是雾滴数浓度的减少特别是小滴的减少,与雨凇雾凇期温度低,冰晶的存在有关,这个条件有利于冰晶效应的发生,使得小滴逐渐蒸发,水汽在冰晶上凝结。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安徽省境内的琅琊山、皇甫山、太平湖、九华山、天柱山、马仁奇峰、天堂寨等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3年间,选择大气状态相对稳定、风向、风速变化不大的晴天,对
音乐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到“赏心悦目”,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去寻找美,感受音乐的无穷
“跑口”记者如何才能既维持好与“口”上的关系,又不被“口”内利益“绑架”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自己的切身感受连缀成篇,与广大同仁共勉。首先,要有专业的眼
本研究利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闪电大容量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到的上海滨海地区2004年8月22日的观测资料,分析云闪放电过程的放电特征,揭示云闪放电的地面电场慢变化特征,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党对知识分子的工作。搞好科研院所的党建工
以6个大丽花品种Heat Wave、New Baby、Parc Rincess、My Love、Onesta、Fuzzy Wuzzy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催芽分根、嫩茎扦插,比较不同品种的分根系数及扦插生根率.结果表明:(1)子根纺锤形,辐射状排列的Heat Wave分根繁殖系数高,为6-8;子根椭球形、不规则排列的Onesta分根繁殖系数低,为2-3;(2)嫩茎扦插20天后,各品种生根率均在65%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原为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间在延安马列学院的演讲,1943年编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人1962年经作者重新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书。全书共分9个章节,回答了
陆地生态系统是O3重要的汇,且能影响近地层O3的收支平衡。O3对植物有毒害效应,植物通过气孔吸收O3而造成自身机能的损害,而O3难于被降水冲刷,主要通过干沉降方式沉降到农田生态系
社会改革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其中最直接的体现。能否解决好这些矛盾,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改革能否较顺利地向前推进。邓小平在指导我国社会改革的实践中,十分关注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毛泽东的有关理论是重要的发展,也是我国今后的社会改革所必须重视的重要原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动力和热力作用均对我国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印度洋则是印度季风的发源地和的水汽主要源地。研究高原和印度洋的热状况及其耦合关系对全面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