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承在东大附中的教育改革研究(1919-1927年)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世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高等师范和中等教育专家,在中等教育方面颇有建树。1919年,廖世承留美回国后,旋即进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教育科教授,同时兼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主任一职,直至1927年。廖世承在东大附中的八年,是他最初从事教育的八年,同时也是他教育生涯中最为光辉的八年。在这八年里,东大附中在廖世承的带领下,一跃而成为当时中等学校的佼佼者,“几执中等教育界之牛耳”。本文试图通过对廖世承在东大附中所作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实验进行彻底、详细地梳理研究,从而发现其教育改革的思路以及教育改革的特征方法,以期对当今中国的中等教育有一些借鉴意义。首先,本文对当时廖世承在东大附中进行教育改革时期的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教育背景进行了简单整理介绍。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国民政府统治根基不稳,社会动荡,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文化运动以及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双重影响,促使中国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改革中国中等教育;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也是促使东大附中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文章对廖世承在东大附中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经过结果以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和深度剖析。①“三三制”改革:面对当时激烈的学制改革争议,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倡导中学段实行“四二制”,但廖世承坚持己见,极力倡导中学段实行“三三制”,并带领东大附中率先进行“三三制”改革实验,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最后用实践结果证明中学段益实行“三三制”。②课程改革:廖世承带领东大附中率先实行分科选科制,带动中学学制改革;主张破除学年制,采用能力分组办法;视学科性质规定若干必修科目。③道尔顿制实验:当道尔顿教学法风靡中国教育界之时,廖世承并没有一味跟风,而是用科学的实验法,通过在东大附中做实地研究,最后用科学的实验数据证明道尔顿制在当时的中国并不适用,它只适用于特殊班的学生。最后,本文尝试总结了廖世承在东大附中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特征和方法。融汇中西,锐意改革;立足实践,“不作趋时之论”;抱定宗旨,熟思详考;即时改革,不断创新。
其他文献
继续学习深造,与世界人们沟通交流,是每个高中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学好英语却成了高中英语学困生的难题。了解学困生的情感特征,从情感角度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学困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法院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其中文书信息集中管理是法院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文书制作系统是集中管理文书信息的系统,同时能够对所管理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出《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国有粮食企业从事粮油经营有关税收的政策问题,要求各地从今年6月1日起执行。一、国有粮食购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在近东和中东加强军事政治活动,有着深远的战略目的。这些目的之一是在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保证石油不间断地从波斯湾地区流入美国。所以,华盛顿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其关键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核心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阐述了兰州市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导致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口语交际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俗语云:“盛世收藏乱世金。”当前,我国的古玩市场、收藏市场空前繁荣,引发了一股收藏热。人们开始大规模地涉足文物收藏和投资。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始建干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历十载,于崇祯二年(1629)竣工。该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2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内设螺旋式阶梯至第八层。顶层设宝
在对传统质量机能展开方法的缺陷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以增加顾客效用为目标层、分别以ASI四阶段的输入和输出为属性层的顾客要求展开的目标一属性结构,将特征向量法应用于质
2013年底,我们前往法国留尼汪岛采访曾宪建时,曾宪建说:“明年我会去争(拼)市长,我会争(拼),我认为可以争(拼)到,我要所有的人给我帮忙……”我们给予了祝福。2014年3月30日凌晨一点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