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与1999标准相比,各品种水泥中的混合材掺量的限定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宽,这必然会对水泥下游产业——预拌混凝土行业和水泥制品行业的产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影响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碳化耐久性。   为了比较各品牌通用硅酸盐水泥抗碳化性能的差异以及判断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范围,本文通过在8个品牌的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外掺不同掺量和等级的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研究混合材掺量对水泥密度、水泥胶砂保水率、气体渗透系数以及碳化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相同流动度法确定胶砂试件配合比,进行碳化试验,其混合材掺量与碳化深度的相关性较好,从而为判断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范围和水泥的抗碳化性能差异提供初步的试验依据:同时相同流动度法可以比较各种品牌P·042.5原状水泥的抗碳化性能的差异,为混凝土企业选择水泥品牌提供依据。而采用相同水胶比法进行碳化试验,其混合材掺量与碳化深度的相关性较差;采用密度差异法和保水率差异法,由于实验数据离散性较大,也无法有效判断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范围和水泥抗碳化性能高低。   微观机理分析表明:当水泥中混合材掺量≤25%时,孔结构的劣化和组分的改变同时影响水泥的抗碳化性能,当混合材掺量从25%~30%时,对于水泥抗碳化性能米说,组分改变的影响可能大于孔结构改变的影响;对同品种不同品牌的水泥来说,CH含量和孔结构同时影响着碳化速率,多数水泥水化的CH含量越高,>100nm的孔体积率越小,水泥的抗碳化性能好。   抗碳化性能不同的P·042.5水泥配制成混凝土后,混凝士的抗碳化性能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30混凝土,使用不同抗碳化性能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差异比较明显:对于C50混凝土,使用不同抗碳化性能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差异较不明显。   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时,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下,对于碳化性能不同的2个品牌P·042.5水泥配制的C30和C50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好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掺合料掺量上限仍较高。该实验结果为商品混凝土企业和水泥制晶企业针对水泥抗碳化性能高低选择混凝土中掺合料掺量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c掺杂的BaZrO3粉料,以ZnO作助烧剂,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了BaZrO3质子导体。通过热失重分析确定粉料的预合成温度为1300℃。XRD分析表明,烧结后的试样为
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氢能因其具有热值高、可再生、无污染的优点而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鉴于传统制氢技术存在着反应温度高、能耗大、过于依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取代聚苯胺功能材料及二茂铁基苯胺衍生物的制备与结构性能。使用一种新型的氧化剂钴钼酸铵[(NH4)3[Co Mo6O24H6]·7H2O]实现了对邻甲苯胺和邻甲氧苯胺的氧化聚合和聚合产物微纳米结构的形貌调控,探索了不同形貌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钴钼酸铵的氧化机理;从分子设计角度,合成了两种主链上带有烷基二茂铁基团的苯胺衍生物单体,研究了其作为H2PO4-离子识别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借助于静电场作用对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进行纺丝的过程,它所形成的纤维直径为亚微米级。静电
从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老挝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态度情况来看,老挝民众整体对中国认知度和认可度高,普遍对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积极评价态度,支持
目前,关于结晶型结垢诱导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方面。研究发现,换热板的表面能和表面粗糙度、流体的入口速度和入口温度、换热板的表面温度和热通量等等都对结晶型结垢诱导期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建模方面,目前公开报道的结垢诱导期模型非常有限,且很少考虑晶体形貌对结垢过程的影响。而对于模拟结晶型结垢诱导期而言,一个好的预测模型需要将诱导期内晶体生长带来的热阻变化与换热板的表面化学和形貌、溶液化学以及操作参数定量
自从L.L.Hench发现45S5生物活性玻璃之后,生物活性玻璃就已经被认为是可以应用在修复、再生及替换骨骼系统的非常有前途的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具有着连接软、硬组织以及促进骨
本文以粉煤灰中提取的含Na+纳米无定形SiO2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陶瓷。结果表明,采用单纯凝胶注模法,单一无定形SiO2原料制备出了气孔率约为40%的多孔陶
自1969年日本科学家Inoue首次报道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广泛的兴趣。其中寻求高效、制备工艺简单和低成本的催化剂是这项技术产业化生产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