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鲜有报道,对野生动物肿瘤的发生情况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野生动物肿瘤病的调查、肿瘤形态学研究,为野生动物肿瘤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本文于2013年至2018年对内蒙古两家动物园野生动物肿瘤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对收集的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表明:(1)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2641只(头)圈养野生动物,共检出7例肿瘤病例。其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共计846只(头)中有4只(头)发生肿瘤,发病率0.47%;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1795只(头)有3只(头)患病,发病率为0.16%;(2)7例野生动物肿瘤病确诊结果:浣熊胰腺组织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具有典型胰腺腺泡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β-Catenin阳性,诊断为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右肾组织内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与肾小管结构相似,单克隆抗体CK7、Vimentin和P63阳性,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胸腔入口处肿瘤和肺弥散性肿瘤,肿瘤灶具有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的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CK5/6阳性,诊断为肺鳞癌;非洲狮肝脏内多囊性肿瘤和肺脏多囊性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同胆管,单克隆抗体AE1/AE3和Villin阳性,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癌伴肺脏转移;猕猴左肩部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内可见与平滑肌细胞相似的肿瘤细胞和骨组织,单克隆抗体 Vimenntin、Calponin、SMA、Satb2、ki-67 和 Caldesmon 阳性,诊断为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混合瘤;小黑熊全身性结节状肿瘤,肿瘤细胞为基本形态一致、大小略有差异的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3阳性,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猞猁全身性肿瘤,肿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红染,多数呈典型的肾形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D1a和Vimentin呈阳性,诊断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论:(1)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均有肿瘤病发生,但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分别为0.47%和0.16%);(2)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肿瘤为浣熊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肺鳞癌、非洲狮肝内胆管囊腺癌、猕猴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小黑熊T细胞淋巴瘤、猞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