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窦性心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已成为HF患者的主体人群(≥50%),由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HFpEF预后仍较差。既往研究提出HFr EF患者的血栓风险较高、D-二聚体可作为预测HFrEF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FpEF的血栓风险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其本研究旨在探究窦性心律HFpEF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比例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窦性心律HFpEF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从而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对HFpEF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是否对窦性心律HFpEF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内科的窦性心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入院主要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II、III和IV级且LVEF≥50%的患者;(2)既往无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病史且入院时为窦性心律的患者;(3)入院前3个月内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排除标准如下: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病史、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已确诊的血栓栓塞症、近期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数据不完整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升高组(即升高组)和D-二聚体正常组(即正常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临床结局等资料。本研究临床结局定义包括住院期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发作、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及住院时间延长。分析窦性心律HFpEF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比例、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窦性心律HFpEF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是否具有预测价值以及影响D-二聚体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1、D-二聚体升高组的患者的年龄更大,肌酐、纤维蛋白原、血尿素氮、肌钙蛋白I和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明显升高,而LVEF较正常组减低;肺动脉压升高的患者比例多于正常组,住院时间比正常组更长(P<0.05)。2、通过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的比较,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住院期间ADHF的发生率(12.3%vs.3.3%,P=0.001)和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率(65.8%vs.45.5%,P=0.002)均高于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过年龄矫正后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ADHF发生(OR=2.831,95%CI:1.024-7.824,P=0.045)和住院时间延长(OR=1.809,95%CI,1.029-3.180,P=0.039)的独立危险因素。4、左室射血分数(95%CI:-0.017-0.004,P=0.002)和肺动脉高压(95%CI:0.058-0.402,P=0.009)是影响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用于评估D-二聚体预测HFpEF患者住院期间ADHF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0.575-0.826,P=0.003),D-二聚体临界值为0.650mg/L,灵敏度为55.0%,特异性为78.7%;用于评估D-二聚体对于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价值的AUC为0.580(95%CI:0.525-0.636,P=0.005),D-二聚体的临界值为0.650mg/L,灵敏度为29.6%,特异性为83.5%。D-二聚体与BN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5,P<0.001)。结论:1、窦性心律的HFpEF患者中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D-二聚体升高,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ADHF发生和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D-二聚体升高的窦性心律HFpEF患者住院期间ADHF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3、左室射血分数和肺动脉高压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4、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于窦性心律的HFpEF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DHF和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价值均具有有效性,且血清D-二聚体与BNP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以窦性心律HFpEF患者的D-二聚体升高作为潜在的靶点进行抗凝治疗,可能会对其具有临床获益。
其他文献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钢箱型构件在此基础上还具有抗弯抗扭刚度好、节省钢材,样式多变、外形美观,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的
由于在微波通信、脉冲储能等领域的广泛使用,低损耗电介质材料备受关注。近年来,电子元器件集成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迅速发展使无源器件集成的LTCC技术得到发展,但这需要
目前,红光Micro-LED在显示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得到高对比度和高显示全色彩RGB微显示器,除了高效率的蓝/绿光Micro-LED,高效率的红光Micro-LED也必不可少。然而,由于AlGaInP红光LED的衬底吸收、电流拥堵及内反射效应,造成红光Micro-LED的效率普遍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谐振腔结构的微高效率红光LED,即Micro-RCLED。主要的内容概括如下:(1)
承续1922年新学制改革之风,中学历史教育课程内容以及标准相继经过讨论得以拟定出台。从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长时段视野下去考察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影响尤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CYP3A5*3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观察45例接受甲泼尼龙+他克莫司治疗方案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检测其基因型,依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AA基因型组、AG基因型组、GG基因型组3组。检测应用他克莫司后1周、2周、1月的血药浓度、日剂量、血药浓度与日剂量比值(C_0/D),检测用药前、用药后1周、2周、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的血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加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是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复合分离膜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
为了能够处理石化企业变电站手工填写操作票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变电站实地调研出发,通过分析倒闸操作工作流程,提出构建一个电气“五防”倒闸操作票系统来解决手工操作
天然岩体是由完整岩石和节理、裂隙等构成的地质体,由于节理往往还具有不同的特性,给相关工程的安全稳定以及弹性波测试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研究不同特性节理对弹性波传播衰减规律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指导工程实际。因此,本文以花岗岩、砂岩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完整试件和不同特性节理试件的弹性波波速试验以及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主要完成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花岗岩完整试件与不同节理条数
催化氢化反应,尤其是贵金属催化的氢化反应由于具有高活性和高原子经济性等优点,已在化学、化工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高成本和重金属毒性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
由于聚砜(PSF)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抗氧化性、热稳定性和耐腐蚀等性质,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膜制备。但是由于聚砜材料本身的疏水性,聚砜超滤膜在水处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