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乙烯/1-己烯共聚物的串级催化法制备及表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烯烃材料因原料易得、性价比高,而占据了世界上塑料市场的最大份额。其中的乙烯/高级α-烯烃共聚物,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烯烃弹性体(POE),又以优异的性能,更为市场所青睐。我国聚烯烃工业起步较晚,目前不仅不能生产POE,而且LLDPE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性能较差的1-丁烯基共聚物。因此亟有必要在提升现有LLDPE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开发具自主知识产权的POE生产技术。  串级催化技术是一种以乙烯为唯一原料,在反应器内同时投入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利用齐聚催化剂原位地制备共单体——高级α-烯烃,并利用共聚催化剂将此α-烯烃与乙烯共聚,从而制得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传统的聚合过程相比,这一过程省去了共单体生产、运输、储存方面的成本。尽管文献报道了许多串级催化体系,然而大多都未针对目前工业上正在应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生产装置及其聚合条件,所采用的齐聚催化剂也有不少易副产一定量的乙烯均聚物。  本文以高活性、高选择性及副产聚乙烯量甚少的SNS-Cr为乙烯三聚催化剂,首先尝试与负载型Ziegler-Natta(Z-N)催化剂组成串级催化体系,以三乙基铝/甲基铝氧烷(TEA/MAO)为混合助催化剂,在淤浆反应器中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颗粒形态的1-己烯基LLDPE。研究发现,在低助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SNS-Cr保持较高的反应活性与三聚选择性;与乙烯均聚相比,串级催化聚合具有略高的反应活性,且可以通过两种催化剂的比例来调节聚合产物的分子量;随着SNS-Cr用量的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熔点也略有降低;产品的结晶度在50~60%之间,处于商品LLDPE的范围内;随着产物共单体含量的提高,次级粒子之间的粘连变得越来越严重,但熔点为122.3℃的1-己烯基LLDPE仍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并未发现粒子明显的团聚。该串级催化体系完全适合现有的工业生产装置,具有工业化前景,对淤浆聚合工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进一步以SNS-Cr为乙烯三聚催化剂,与高温下具有高活性和高共聚能力的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CGC-Ti)相结合,组成了串级催化体系,以MAO为助催化剂,首先考察了75℃常压下的乙烯聚合反应,所得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能够覆盖从半结晶到完全无定型整个范围;串级催化聚合产物共单体含量最高可达到14.9 mol%。进一步进行了110℃高压下的乙烯聚合反应,发现在此高温高压下SNS-Cr仍具有高的乙烯三聚选择性与高活性,且生成PE副产物极少;由该串级催化剂体系可在高温溶液反应器中制得1-己烯含量达3.1 mol%的乙烯共聚物,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性,与商品化POE样品有相近的机械性能。又针对乙烯/α-烯烃的高温高压连续溶液聚合工艺,建立了SNS-Cr/茂金属串级催化体系在CSTR中制备乙烯/1-己烯共聚物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表明:预齐聚能够缩短开车过渡期的时间;提高[Cr]in/[M]in比能够提升共聚产物中的共单体插入量,但是会降低分子量,但可通过提升乙烯压力改善这个问题;该串级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多次反应条件切换后能够再次达到稳态。  论文进一步结合活性配位聚合的最新进展,首先合成了两种新型氟代FI-Ti催化剂—-PFI与AFI,核磁与单晶分析证明产物结构明确。PFI为均相催化剂,AFI为自固载型催化剂,两者用于乙烯的均聚均表现出典型的活性聚合的特征,AFI具有比PFI链增长速率更高的特点,但更易发生链转移发生,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接着以PFI为催化剂进行乙烯/1-己烯的活性共聚合反应,发现可制备出超高分子量高共单体含量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所得共聚产物的Mw>1.4×106 g/mol、F2>25 mol%、PDI<1.5,分子量可通过延长聚合时间继续增长。与商品化1-辛烯基POE相比,超高分子量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显示出更高的模量与回复能力;完全无定型超高分子量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700%以上,且不断裂,其玻璃化温度可低至-61℃,同样与商品POE具有可比性。经分析得,共聚竞聚率r1~47,r2~0.02,竞聚率乘积非常接近于1,表明所得产物为无规共聚物;PFI的共单体插入能力与许多茂金属催化剂相当。进一步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利用实验得到的乙烯消耗速率和所得的竞聚率数据,计算得到了PFI/dMAO在50℃甲苯中乙烯/1-己烯共聚的真实链增长速率参数: ki1=0.376±0.008,kp11=3920±933,kp12=83.9,kp21=30.5kp22=0.671±0.006(单位:L·mol-1·s-1)。模型计算与实验值能很好地相符。  论文最后建立了首个SNS-Cr/PFI/dMAO的乙烯串级活性催化体系,在50℃下十几分钟即可制得分子量近百万的1-己烯基LLDPE,继续延长聚合时间能够得到更高的分子量。然而在较高SNS-Cr用量的情况下,聚合产物仍属于LLDPE特征范畴。
其他文献
鲍曼不动杆菌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中。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多数为耐药菌,对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均耐药,因此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危重感染时。该抗生素通过与原核生物30S核糖体亚基16S rRNA高度保守的A位点结合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继而导致细菌死亡
  以钴胺配合物为模板导向合成基于草酸配体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本文在溶剂热条件下,将有机配体由草酸拓展到芳香三元羧酸化合物均苯三酸,成功的合
金纳米颗粒在当今生物医学尤其是药物载体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关于金纳米颗粒的安全性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今大部分有关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都是在细胞或者机体处
  Gellert Mezei[1]等报道在合成3,5-二甲基吡啶-4-磺酸时,溶剂乙酸酐/乙酸与H2SO4反应生成了磺基乙酸和甲二磺酸,三种磺酸在体系中同时析出。将混合物溶在水中与BaCO3反应
  近年来,基于钴胺配合物的模板导向法已经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元环孔道的金属草酸盐化合物.为了探究由四连接SBUs及其构筑类分子筛的可行性,本文报道三例具有类似NKB-1中
  Six new metal-organic supermolecules of a flexible bis(beneimidazole)ligand L,namely,[Co(L)(CH3OH)(CH2COO)]·CH3OH(1),[Cd(L)I2]·2CH3OH(2),[Zn(L)2](3),[Cd2(
会议
  构筑高级有序的框架结构化合物尤其是基于有机金属结构单元构筑具有纳米尺度的有限多核化合物,是近年来化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通过后合成手段实现多核框架化合物的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是一种多孔材料。由于其在气体吸附和分离、传感、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电学器件上的潜在应用,吸引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许多上述应用中需要使用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MicroRNA (miRNA)是一类~22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转录后水平上抑制或降解靶基因mRNA来调节基因表达。miRNA涉及几乎所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对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胁迫响应等方面的调控。木薯为典型的热带能源作物,研究其耐低温的分子机制是进行木薯抗寒性遗传改良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分析23个